钢材77资讯网

欧盟公布一揽子碳减排计划提案,航空汽车及能源等迎来深刻改变

财联社(上海编辑刘蕊)讯,当地时间周三,欧盟公布了一揽子提案,详细阐述了其未来数年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该些计划涉及能源、交通、建筑、税收等多方面,可能将从根本上对航空、汽车、能源等行业带来革命性改变。

欧盟27个成员国在提案中承诺,将在2030年前让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过,尽管这一系列提案雄心勃勃,但真正要付诸实践,尚需内部成员国的进一步讨论。

扩大碳排放交易计划

在这一系列提案中最主要的政策变化,就是要扩大欧盟的碳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sTradingScheme),并降低总体排放上限。

欧盟委员会计划,逐步取消航空业的免费排放限额,并首次将航运企业也纳入碳排放交易计划之中,并为道路运输和建筑的燃料分配建立一个新的碳排放交易系统。

为了补充欧盟预算中在气候方面的大量支出,成员国应将其排放交易收入的全部用于气候和能源相关项目。

2035年前禁止燃油车

欧盟委员会还提议,到2035年禁止新的燃油车和汽油车注册,这可能对传统汽车行业带来沉重打击。一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到2035年,所有新汽车和货车都必须是零排放汽车,并在主要公路上定点设置充电和加注点:每60公里充电一次,每150公里加氢一次。

欧盟委员会官员还补充称,虽然短期内会实施激励措施,但从2030年开始将逐步停止激励措施。

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在能源生产和使用方面追加了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欧盟国家40%的能源需求将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

希望引入碳排放边境税

欧盟委员会希望引入碳边界调整机制,或也可称为碳排放边境税。

这一机制将迫使欧盟企业为从欧盟以外地区进口的商品支付碳排放调整费用,其目的是限制碳排放规则相对宽松的其他地区生产的产品进口到欧盟。

美国此前曾对欧洲的碳排放边境税的计划表示担忧。美国首席气候特使约翰•克里(JohnKerry)3月份曾表示,这种边境税对经济和贸易有严重影响。而欧盟高级官员表示,该税将针对企业,而不是个别国家。

欧盟委员会计划逐步引入这项税收,水泥、钢铁、铝、化肥和电力行业将优先遵循新规,然后其他行业也将遵循新规。

更新能源税收指令

该委员会还表示,它希望更新有关电力、汽车、航空燃料和取暖的税收规则,即所谓的《能源税收指令》。该指令自2003年起就已开始实施,但欧盟委员会认为,其现在已不匹配绿色协议的最新要求。

委员会官员表示,此前的能源税收没有对清洁燃料的激励措施,税收水平和环境影响之间也没有联系。

而修订后的《能源税收指令》提议将能源产品的税收水平与欧盟能源和气候政策联系起来,并取消目前鼓励使用化石燃料的过时的免税和降低税率政策,旨在帮助成员国从绿色税收中获得收入,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真正付诸实施尚需时日

周三的这一系列提议仅仅是开启了欧盟各机构内部的讨论,而真正让每个欧盟国家和欧洲议会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艰难的谈判。

这是因为,欧盟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低碳转型所带来的成本也各不相同。比如,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等国就尤其担心,因为在这一系列提议要求下,它们将不得不进行代价高昂的大规模转型。

此外,新的提议也可能遭遇来自民众的抗议。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此前提出对燃油征收绿色税后,法国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