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美国出的一道单选题,欧洲可以做成多选题

应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政府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8日至23日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这是李强就任总理以来首次出访,也是落实中国最高领导人关于推动中欧关系发展主张的一次重要访问。

李强总理把欧洲作为自己首次出访目的地,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中方对于发展对欧关系高度重视。

中方始终将欧盟视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战略性力量,一直把发展中欧关系视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双方高层往来一直很频繁,即便是疫情期间,双方领导人也通过视频或电话等方式保持密切沟通。

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位欧洲领导人访华,与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如何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达成重要共识。

当前,中欧关系面临一些干扰和挑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威逼利诱导致欧洲对华认知出现偏差,对华政策出现摇摆。

面对美国给出的“单选题”,欧洲深陷二元思维不能自拔,希望以“去风险”迎合美国的战略要求。实际上,这并不符合欧洲自身的利益。

中欧之间的联系已是难舍难分。中国与欧盟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今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几十年来,双方建立了70余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支持多边主义、倡导经济全球化、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保持着密切合作。

当前,中欧双方都面临着疫后复苏的艰巨任务。通胀高企、俄乌冲突等重重危机正让欧洲经济不堪重负。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1%,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意味着欧元区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在此背景下,加强与中国合作才是欧洲摆脱当前困境的理性选择。

尽管美国让欧洲在中美之间二选一,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重要性是心知肚明的。

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近期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保加利亚等11个欧盟国家对1.6万人展开问卷调查。多数受访者认为,欧洲应该与中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在政治问题上不应在中美间选边站队。4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欧盟“必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问卷调查组织者指出,调查的结果说明多数欧洲人不愿看到欧洲为了所谓“去风险”而减少与中国的合作。

德国在其最近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中也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伙伴,没有中国,许多全球挑战和危机就无法解决”。

事实上,中国从来不是欧洲的所谓“风险”“挑战”甚或“对手”,而是“机遇”“合作伙伴”。李强总理此访正是为了推进中欧合作而去。

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双方福祉,关乎全球稳定和繁荣。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多极化世界中的独立一极,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这不仅符合中欧双方利益,也契合历史发展大势。

面对美国挑起的阵营对抗,开创一体化进程的欧洲应有充分的历史智慧,推动世界的团结合作,也应当有充分的历史自信,追求战略自主。

简而言之,面对美国人出的这道单选题,欧洲应当做成多选题。

应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政府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8日至23日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这是李强就任总理以来首次出访,也是落实中国最高领导人关于推动中欧关系发展主张的一次重要访问。

李强总理把欧洲作为自己首次出访目的地,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中方对于发展对欧关系高度重视。

中方始终将欧盟视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战略性力量,一直把发展中欧关系视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双方高层往来一直很频繁,即便是疫情期间,双方领导人也通过视频或电话等方式保持密切沟通。

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位欧洲领导人访华,与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如何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达成重要共识。

当前,中欧关系面临一些干扰和挑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威逼利诱导致欧洲对华认知出现偏差,对华政策出现摇摆。

面对美国给出的“单选题”,欧洲深陷二元思维不能自拔,希望以“去风险”迎合美国的战略要求。实际上,这并不符合欧洲自身的利益。

中欧之间的联系已是难舍难分。中国与欧盟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今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几十年来,双方建立了70余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支持多边主义、倡导经济全球化、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保持着密切合作。

当前,中欧双方都面临着疫后复苏的艰巨任务。通胀高企、俄乌冲突等重重危机正让欧洲经济不堪重负。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1%,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意味着欧元区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在此背景下,加强与中国合作才是欧洲摆脱当前困境的理性选择。

尽管美国让欧洲在中美之间二选一,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重要性是心知肚明的。

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近期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保加利亚等11个欧盟国家对1.6万人展开问卷调查。多数受访者认为,欧洲应该与中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在政治问题上不应在中美间选边站队。4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欧盟“必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问卷调查组织者指出,调查的结果说明多数欧洲人不愿看到欧洲为了所谓“去风险”而减少与中国的合作。

德国在其最近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中也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伙伴,没有中国,许多全球挑战和危机就无法解决”。

事实上,中国从来不是欧洲的所谓“风险”“挑战”甚或“对手”,而是“机遇”“合作伙伴”。李强总理此访正是为了推进中欧合作而去。

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双方福祉,关乎全球稳定和繁荣。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多极化世界中的独立一极,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这不仅符合中欧双方利益,也契合历史发展大势。

面对美国挑起的阵营对抗,开创一体化进程的欧洲应有充分的历史智慧,推动世界的团结合作,也应当有充分的历史自信,追求战略自主。

简而言之,面对美国人出的这道单选题,欧洲应当做成多选题。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