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坚定信心携手奋进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写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召开一周年之际

“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2022年6月24日,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宣布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倡议推进指明方向,标志着倡议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一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不断凝聚更广泛的国际共识,汇集更强劲的发展力量,传递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时代强音。

推动全球发展“再聚焦”

当今世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百年变局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向纵深演化,动荡变革特征更加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鸿沟持续拉大,粮食、能源危机困扰多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时间已经过半,落实进度落后于预期。

全球发展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人类面临着何去何从的紧迫抉择。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国际社会积极支持、热烈响应。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洞察大势,强调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主张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

近年来,中国持续为全球发展作出切实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4000万人摆脱贫困。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更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能。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倡议,近70个国家参与“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泰国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充分表明对中国携手各国走向合作发展的信心。”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强调,在当前国际环境空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对全球发展“再聚焦”意义重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举行一年以来,中国提出的各项务实举措纷纷落地,不少项目已经实施完成或取得早期成果。过去一年,中国政府立项安排1000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已提供2万个培训名额,基本覆盖全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国家。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与“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已成为中方支持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合作的两大重要资金平台。目前,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务实合作项目总数已突破100个,近40个发展中国家正从中受益。

“在全球发展进程中,很多国家说得多做得少,而中国提出并践行的倡议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美国丹佛大学教授赵穗生强调。

埃及中国事务专家、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中国的举措给世界各国带来切实帮助,有力促进共同发展,增强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信心。

培育全球发展“加速器”

当今世界正酝酿新的巨大变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出现,给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机遇。

如何让新技术更好服务于全球发展,避免技术鸿沟进一步加大南北差距,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要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加快低碳转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中国在推动全球发展合作方面,有许多做法可以与世界共享。”联合国负责经济发展的助理秘书长纳维德·哈尼夫表示,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务实举措落地,中国在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2022年9月,中国举办“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发布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提出推进“促进粮食生产专项行动”、“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启动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宣布中国2021年11月发射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中国将为全球共同发展增添新动能。”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丁可表示,中国在数字转型、绿色转型方面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经验,将有效弥合数字鸿沟,促进绿色增长。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新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落地,有力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在巴基斯坦,中国企业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已经成为杰赫勒姆河上的“绿色明珠”;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中国的云计算和数字技术运用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效率;在非洲,中非携手打造“数字非洲”,助力非洲国家消除“数字鸿沟”,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改变了非洲普通人的生活……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过去十年,中国通过多种方式,激发新兴经济体创新和增长潜力,帮助非洲国家创造就业并促进数字经济下的包容增长。在非中国企业对非洲经济发展贡献率超过20%,充分体现了中国与非洲务实互利的伙伴关系。

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目前,全球将近70个国家的12亿人口面临疫情、粮食、能源、债务危机,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下滑。如何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

“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发达国家要履行义务,发展中国家要深化合作,南北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

“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的经济发展才是好的发展!”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助理研究员贡萨洛·吉吉诺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21世纪全球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为实现全球范围内更均衡、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近年来,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近20个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实施援助项目,惠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100多个国家的数千万民众……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中国帮助格林纳达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津巴布韦提供经济特区、国企改革等政策咨询,帮助柬埔寨制定国家路网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

“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声音,即发展要以人为本,改善全人类的福祉,而不仅仅是服务于某个国家或者某个集团的利益。”西班牙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赞许道,仅仅是世界经济复苏远远不够,必须让各国民众亲身感受到共同发展的成果。

新西兰中国贸易协会董事张云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彰显了中国的发展理念。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习近平主席登高望远,为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挑战、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擘画了蓝图。从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到提出并不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务实合作,中国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将持续为世界共谋发展合作开辟新空间、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共创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

“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2022年6月24日,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宣布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倡议推进指明方向,标志着倡议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一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不断凝聚更广泛的国际共识,汇集更强劲的发展力量,传递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时代强音。

推动全球发展“再聚焦”

当今世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百年变局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向纵深演化,动荡变革特征更加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鸿沟持续拉大,粮食、能源危机困扰多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时间已经过半,落实进度落后于预期。

全球发展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人类面临着何去何从的紧迫抉择。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国际社会积极支持、热烈响应。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洞察大势,强调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主张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

近年来,中国持续为全球发展作出切实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4000万人摆脱贫困。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更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能。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倡议,近70个国家参与“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泰国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充分表明对中国携手各国走向合作发展的信心。”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强调,在当前国际环境空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对全球发展“再聚焦”意义重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举行一年以来,中国提出的各项务实举措纷纷落地,不少项目已经实施完成或取得早期成果。过去一年,中国政府立项安排1000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已提供2万个培训名额,基本覆盖全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国家。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与“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已成为中方支持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合作的两大重要资金平台。目前,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务实合作项目总数已突破100个,近40个发展中国家正从中受益。

“在全球发展进程中,很多国家说得多做得少,而中国提出并践行的倡议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美国丹佛大学教授赵穗生强调。

埃及中国事务专家、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中国的举措给世界各国带来切实帮助,有力促进共同发展,增强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信心。

培育全球发展“加速器”

当今世界正酝酿新的巨大变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出现,给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机遇。

如何让新技术更好服务于全球发展,避免技术鸿沟进一步加大南北差距,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要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加快低碳转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中国在推动全球发展合作方面,有许多做法可以与世界共享。”联合国负责经济发展的助理秘书长纳维德·哈尼夫表示,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务实举措落地,中国在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2022年9月,中国举办“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发布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提出推进“促进粮食生产专项行动”、“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启动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宣布中国2021年11月发射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中国将为全球共同发展增添新动能。”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丁可表示,中国在数字转型、绿色转型方面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经验,将有效弥合数字鸿沟,促进绿色增长。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新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落地,有力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在巴基斯坦,中国企业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已经成为杰赫勒姆河上的“绿色明珠”;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中国的云计算和数字技术运用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效率;在非洲,中非携手打造“数字非洲”,助力非洲国家消除“数字鸿沟”,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改变了非洲普通人的生活……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过去十年,中国通过多种方式,激发新兴经济体创新和增长潜力,帮助非洲国家创造就业并促进数字经济下的包容增长。在非中国企业对非洲经济发展贡献率超过20%,充分体现了中国与非洲务实互利的伙伴关系。

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目前,全球将近70个国家的12亿人口面临疫情、粮食、能源、债务危机,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下滑。如何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

“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发达国家要履行义务,发展中国家要深化合作,南北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

“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的经济发展才是好的发展!”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助理研究员贡萨洛·吉吉诺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21世纪全球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为实现全球范围内更均衡、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近年来,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近20个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实施援助项目,惠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100多个国家的数千万民众……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中国帮助格林纳达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津巴布韦提供经济特区、国企改革等政策咨询,帮助柬埔寨制定国家路网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

“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声音,即发展要以人为本,改善全人类的福祉,而不仅仅是服务于某个国家或者某个集团的利益。”西班牙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赞许道,仅仅是世界经济复苏远远不够,必须让各国民众亲身感受到共同发展的成果。

新西兰中国贸易协会董事张云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彰显了中国的发展理念。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习近平主席登高望远,为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挑战、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擘画了蓝图。从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到提出并不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务实合作,中国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将持续为世界共谋发展合作开辟新空间、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共创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

最新相关

安钢股份桥梁钢中标武汉重点市政工程

本报讯 近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安钢股份生产的桥梁钢成功中标武汉市某重点市政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钢股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特钢要效益"的力度,全力推进特钢转型。销售团队主动出击,...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7月24日,山钢日照公司X70M高端管线钢正在码头装船发往沙特(如图)。近日,山钢日照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成功斩获沙特市场5.5万吨X70M高端管线钢热轧卷批量订单。面对沙特天然...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在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柳钢家电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16%。今年初以来,柳钢销售中心抢抓政策机遇,优化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区域。尤其是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15日也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代愚公李双良带队搬走了太钢1000万立方米的废钢渣,治理后的太钢渣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

让长江岸线美起来

从2019年起,南钢集团对沿长江岸线约3公里、70万平方米的江滩进行覆绿,种植垂柳、香樟、水杉等大型乔木15000多棵,并新建微马跑道、音乐看台及栈桥等,全力打造湿地公园景观。经过持续治理,现在...

5.6万吨"新钢造"助力昌九高铁试跑

7月29日,G55501次试验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这标志着昌九高铁南昌东至何家线路所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8月3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品码头汽笛长鸣,"顶鹤"轮满载产成品破浪启航,驶向泰国林查班港(如图)。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首条直通东盟核心市场的泰国国际班轮航线正式开通,也是继越南海防航线成功运...

与国铁互通!敬业铁路专用线开通

8月17日,敬业铁路专用线GT31108次国铁车辆(如图)开行,标志着敬业铁路专用线成功实现与国铁业务互通。据悉,敬业铁路专用线全长23公里,全线采用污染物零排放的电气化铁路,共设3个站点,起点接轨...

山钢万吨桥梁钢撑起济南高架"长龙"

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春晖路路段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一条高架"长龙"跃然眼前(如图)。山钢集团为该工程定向供应的2万吨优质厚板桥梁钢订单,目前已完成逾7000吨的...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8月19日,柳钢集团焦化厂职工正在该厂日前开馆的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馆进行安全施工体验(如图)。该体验馆采用先进成熟的智能VR和3D技术,将VR设备与行业安全标准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