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电话通知车主,限期自行处置;第二步:经通知暂不能自行处理的,依法拖移到指定停车场,催告车主自行处理,催告后前来接受处理的,立即返还车辆,对盗抢、查封、扣押、抵押状态的车辆,通知、移交相关单位处置;第三步:对车主逾期不来接受处理或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公告满3个月),依法进行公告拍卖、强制报废;第四步:对无法确认车辆所有人或者无法与车辆所有人取得联系的,依法进行处置。
与此同时,宜昌还探索出了将全市2500余个停车场、29万余个泊位,全部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的模式进行管理,让废弃汽车无“藏身之所”。
截至目前,全市废弃汽车处理一直保持着无群众投诉、无执法复议、无负面评价的“三无”纪录。
商机
亿元级“蛋糕”出现
报废汽车一头连着治理,一头连着利用,这让不少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部件继电器为例,该部件仅有手机大小。如果拆解得当、重复利用,其价值将是‘论斤卖’的十倍有余。”宜昌物产车拆公司执行董事俞桦说,汽车拆解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诀窍就是“精拆细解”,兼顾费用基础上拆解得越精细,利用价值体现得越明显。依靠过硬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废弃汽车有价值的零部件被摆上“货架”,就成为了“香饽饽”。
2022年,物产公司循环利用废钢2万吨、有色金属1400吨、塑料2200吨、橡胶16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创造利税10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宜昌还大力支持废汽车拆解及高端再制造企业的发展,培育壮大再制造龙头。宜昌市发改委表示,他们将鼎立支持宜昌物产、宜昌仁泽、宜昌华源、宜昌欣徽弘等废弃汽车拆解企业做大做强,年处理能力预计可达6万辆。支持天奇力帝、宜昌宜美等企业实施大型成套设备高端再制造示范工程,打造鄂西南最大废钢加工基地。目前,宜昌正在打造全国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电池50万吨,实现产值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