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smart高调焕新,新能源汽车赛道再添新"精灵"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从7月的14.8%提升到8月的17.8%,可以用迅猛来形容。快速扩大的渗透率叠加smart的品牌优势,可以明确地看到已全面向电动化转型的smart在未来将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对于重回赛道的smart品牌,有行业人士表示。

smart精灵的变与不变

9月6日,2021IAA慕尼黑国际车展正式启幕。在奔驰展台上,全新smart精灵#1概念车吸引了众多线下参展观众的目光。

这份期待不仅来自于受疫情影响而缺席两年的全球顶级车展,更来自业界对smart品牌高调回归的期待。作为smart历经品牌焕新之后推出的首款纯电概念车,全新smart精灵#1概念车首次应用了梅赛德斯-奔驰全球设计团队为smart品牌量身定制的“感性·灵锐”设计哲学。“热爱”、“纯粹”、“惊喜”便是组成该全新设计哲学的三大要素。源自热爱,所以在每一个型面塑造中都蕴含着丰沛的力量感——虽静尤动,蓄势待发;少即是多,纯粹简约的车身线条不仅彰显设计功底,更为整车赋予了未来科技感;充满惊喜的设计细节象征着smart源源不断的创造灵感,诠释着品牌独有的“对立且不冲突”的吸引力法则。

“全新smart精灵#1概念车代表着smart品牌的全面焕新,未来产品将变得更成熟,将轻奢风尚与明日科技完美融合。”戴姆勒股份公司首席设计官瓦格纳(GordenWagener)表示:“我们的设计师们为之注入了全新的设计基因,使之拥有成为业界领先设计品牌的潜力。”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观众,除了惊讶于全新smart精灵#1概念车蕴含着品牌“拥抱对立”价值观的设计语言外,更惊讶于“smart长大了”——对开四门、4290mm的车长、2750mm的轴距……这还是那台记忆里游走于都市间的“精灵”吗?

“smart的精神并没有改变,依然传承了品牌的都市属性。”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DanielLescow阐述了smart精灵的“变与不变”。作为行业内首个从燃油车全面转型为电动车的品牌,smart将变得更大、更轻奢、更潮趣,也更为智能。

换句话说,智能电动时代赋予了smart品牌新的内涵,使其在拥有悠久品牌历史的同时,又永葆屹立潮头的年轻。

体系能力助smart领跑新赛道

smart的智能体现在大量明日科技的应用,生动诠释了“软件定义汽车”理念的精髓所在。

此次在2021IAA亮相的全新smart精灵#1概念车配备了高性能、高集成的算力架构,可集中控制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电驱电控系统、电子/电气系统等四大核心模块。此外,得益于强大的OTA实时动态更新功能,整车超过75%的ECU电子控制单元都可实现远程持续升级。

诸如此类的智能科技的爆棚,得益于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股东双方各自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体系能力。

2019年3月,吉利、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签约,共同宣布将成立smart合资公司;是年年底,合资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smart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了2020年公司架构搭建后,进入2021年的smart陡然提速。

4月,smart在上海发起了新零售伙伴大会;5月,首款车型试验车开始内部工程测试;6月,与上海浦发银行达成战略协议;7月,举行了smartidea潮趣共创夜;8月,smart杭州新办公室启用;明年,smart将把产品推向市场。”

按照计划,基于在此次IAA亮相的全新smart精灵#1概念车打造、定位于紧凑型SUV的smart首款量产车型,将于明年下半年投放市场。

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市同比大幅增长,但增幅主要源自A00级纯电车型。按照行业普遍预测,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下,smart首款车型所在的A/A+级份额将得到快速提升,由今年的12%扩展至2025年的22%。

“从这次慕尼黑车展不难看出,smart变得更‘聪明’,也更有趣了。在双方股东的赋能下,‘长大’的smart给了市场新的想象空间。”有行业人士分析道。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