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北京: 迈向生物多样性之都

“人类在留给后代的遗产问题上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2020年9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指出:“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而造成其减少的各种压力仍在加剧。”

面对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为加强地球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计划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云南昆明举行,这是它首次来到中国,代表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和成效的认可。

北京作为首都,承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核心功能。这座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平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城市治理的一大考验。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年攀升,由2015年的64.2增长到2020年的70.2,增长9.3%。北京市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0.17%,而植物种类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8%。这里已记录的鸟类超过500种,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2020年,北京市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5086种,其中70种是北京新记录种。在调查中,东北刺猬、黄鼬、日本松雀鹰等在中心城区被发现,白头鹎、黑斑侧褶蛙、中国林蛙、赤峰锦蛇、马口鱼和黑鳍鳈等在平原区频频“出没”,显示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变得愈发丰富。

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高速公路为古树群绕道、冬奥赛区建设精准施工、为世界“最孤单”葡萄找伴、为救一只普通秋沙鸭出动消防员……一桩桩生动具体之事以及其中的取舍之道,是这座城市理念与姿态的写照。多年旅居于此的英国环保专家提议,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生物多样性之都”,受到北京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随着全球进入城市时代,城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2021年6月5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北京建立健全生态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这是我国首部省级层面对特定功能区的立法。从此,北京绿色发展又多了一道法治“屏障”,北京将更加生机勃勃、万物葳蕤。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