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洛阳市工业绿色循环发展经验在全省推介

以国家工业资源利用基地建设为抓手,自2019年以来,我市累计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废1.52亿吨,实现产值135亿元。

近日,全省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我市作为全省工业绿色循环发展先进典型发言。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结合产业实际科学谋划、高位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工业绿色循环发展目标。

在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上,我市实施了557个工业治理项目,完成中心城区72家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拆除停运7台燃煤机组共94.5万千瓦,完成“双替代”10.2万户,淘汰落后工艺设备656台(套)、落后焦化产能100万吨、落后合成氨产能15万吨,化解钢铁产能103万吨,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加173万千瓦,通过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了全市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实施工业固废多元化利用上,我市依托洛钼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尾矿综合利用,并推动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冶金渣等其他工业固废在建材制备、有价元素提取等领域的应用。全市重点推进的洛阳天瑞环保科技年综合利用22万吨铝渣(灰)项目等32个重点项目已建成24个,每年可处理各类工业固废2305.7万吨;中信重工污泥造粒成型系统等4项工艺技术入选工信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目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推动产业集聚和骨干企业培育上,全市形成孟津经开区、偃师经开区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其中孟津区围绕废旧钢铁回收,废旧家电、报废汽车拆解,废旧轮胎、废塑料加工等产业,已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链条,每年可加工再生资源607.5万吨;偃师区集聚了综合利用企业30余家,每年可综合利用固废约370万吨,回收再生金属、再生塑料30万吨。全市产值亿元以上的综合利用企业已超过20家。

根据规划,后续我市将加快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全面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稳步推进尾矿、粉煤灰、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力推动废钢铁、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汽车零部件、轴承、盾构机械等重点领域再制造装备产业,同时加大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应用力度,将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与“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全面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