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5G+MEC智慧工厂成功入选江苏省5G工厂项目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文公示2023年度江苏省5G工厂项目名单,梅钢5G+MEC智慧工厂项目成功入选!自2018年3月以来,梅钢积极响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策,按照《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的要求,携手南京电信,创建5G工业物联网创新实验室,与梅钢的信息网、工控网深度融合,形成了梅钢的一张网布局(梅钢工业互联网),实现各主要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

目前,梅钢厂区已完成低空智联网和梅钢公专网的天地一体化覆盖,且信号测试良好。其中,低空智联网可以高效协同厂区的5G+网联无人机,实现厂区全场景自动巡检、突发事件视频实时监控、厂区精细化航线管理,大幅提升厂区巡检效率,在缩减巡检人工成本的同时,消除厂区巡检盲区。梅钢5G专网、公网通过冗余备份和风筝方案,在提供低时延和大带宽的同时保障厂区5G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厂区远程控制、机器视觉检测、视频监控、数据采集等应用打下基石。

5G+行车远程控制:炼钢行车操作环境差,操作视线易受影响,是典型的3D岗位。5G+行车远程控制基于5G的低时延和高可靠特性,支持员工远程控制行车吊运吊物,远离高温、粉尘并存的现场。目前,炼钢在实现二炼钢主线行车远程集控的基础上,陆续在一、二炼钢废钢和渣跨,二炼钢切割跨实现行车的远程集控。

鱼雷罐车5G远程加盖:依托5G专网,实现远程控制罐口盖板的开和关,有效解决了烟尘、铁水降温快等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环保节能”双成效,还实现了对铁水温度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断浇事故,保障生产有序进行。

5G+数字孪生:梅钢厂区范围较大,无法实现可视化及对现场状态的监控和调整。利用5G+BIM建模+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建立炼钢数字孪生工厂,通过5G网络,实时获取物联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炼钢工厂三维数字孪生平台上用对应模型来实时模拟表达,通过虚拟仿真反映各工艺流程和设备状态,借助空间三维视频融合和模型定位的技术,实现漫游场景与真实场景的同步及状态分析,做到厂区在孪生平台中的虚实一致,对数据实时分析并可视化呈现给相关作业人员。

5G+数据采集:梅钢厂区厂房分布离散,距离较远,且传感器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导致梅钢厂区整体数据汇聚采集困难,管理和人工维护成本较高。为降低数据的采集成本和维护成本,梅钢厂区利用5G+工业网关远程采集各产线机组的震动参数以及电气室的温湿度参数等,实现无人化运维。

5G+厂区环境检测:梅钢监测点位分散在厂区内厂界、主要道路、重点区域,部署范围广。若采用传统有线传输方式,线缆敷设距离远,施工量大。5G+环保检测项目通过部署300余套空气质量监测微站、TSP监测仪等设备,采用5G虚拟专网传输,可根据梅钢厂区内不同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运用大数据智能动态分析为项目内超低排放无组织管控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及时报警、精准锁源,强化厂区内环保监管体系。

5G+AR巡检:梅钢厂区各部分机组的工作方式为全天候,传统点检采用人工登记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异常或故障数据的采集常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远程专家无法及时出现在现场解决问题。利用5G+AR眼镜,点检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被集成为一个整体,并与设备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AR应用以及设备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作运行。远程专家可以通过5G网络实时标注点检画面,及时处理故障机组。通过5G+AR巡检,梅钢厂区的点检效率、数据有效性、月均设备故障时间和人员临时进场频次得到了显著改善。

5G+“哑”设备互联:梅钢厂区内有不少的“哑”设备和单机设备,而随着管理的需要,部分“哑”设备和单机设备需要进行联网。5G是实现“哑”设备互联的最佳网络载体。通过5G网关实现“哑”设备与服务器,“哑”设备与地面主线设备的数据互联。

下一步,梅钢重点推进5G融合网络和5G+智慧安全监控的应用,5G网络与对讲、办公固话、信息网络、控制网络的融合应用。在建设5G全连接工厂的道路上,梅钢将立足现场,面向未来,实现“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助力“国内第一热轧精品基地”建设。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