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进博会前瞻|从进博看上海: 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此刻的上海已调至“进博时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与上海城市发展“相互脉动”。

“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作为上海市“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主平台,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内随处可见往届进博会“爆品”:秘鲁羊驼、苏格兰威士忌、捷克水晶、南非芦荟胶……市民推上购物车。

在虹桥品汇,“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通过一组组数据得到具体展现。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菁告诉中新社记者,截至目前,虹桥品汇累计已集聚了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品牌80000多种商品,充分实现进博会展品变商品。2023年1至9月平台贸易额超100亿元人民币,实现展商变投资商。

据介绍,在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入驻企业能享受到中国海关总署或者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为进博会量身定制的“展转保”(展品转为保税展示交易商品)以及“展转跨”(展品转为跨境电商商品)等贸易便利化政策。

“我们连续五届为宝玉石参展进博会和留购提供便利化措施支持,占比金额较高的国家有泰国、意大利、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国。通过‘展转保’‘展转跨’为日本、韩国、瑞典、南非等国家的艺术品、保健品、化妆品实现延展和销售,加速展品变商品。”朱菁说。

长期且深度的“溢出效应”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宁告诉记者,“永不落幕的进博会”的核心在于进博会溢出效应的长期化和深度化,对于参加进博会国家经济主体吸引力的常态化。

“通过前五届进博会的推进,这种常态化、长期化的经贸交流互动模式已经得到了检验,进博会的朋友圈扩大、企业参展数量的增加、进博会常设平台的建设,都是溢出效应落地的表现。”苏宁说。

即将六赴“进博之约”的金光集团APP不再将关注重点局限于每一年的展台主题,而是将视野延展。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告诉记者,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影响力展示的重要平台,“走出去”的眼光也推动参展企业不断思考进步。原先参展企业比较关注进博会每一年的参展主题,现在也在不断开发“周边”,形成延续性的品牌增益,达到更好的参展效果。

“半年前我们就和印尼总部一起着手准备第六届进博会,希望每一年都有所提升。通过进博会这个展示窗口,企业有了更多跨界交流的机会,扩大朋友圈的同时也进一步展示了产品、理念、文化等内容,进博会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展示平台。”翟京丽说。

高质量的展会与城市发展“相互交融”。苏宁认为,进博会为各国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增量市场,这种平台效应将在较长阶段持续下去,也能够提升上海作为国际经济枢纽节点城市的能级与地位。

“进博会举办的意义不仅在于举办期间洽谈项目与交易规模,更重要的在于进口商品流量以及延伸的人员、机构、文化互动的长期保持,这种流量与以往出口导向型流量有较大差异,有助于上海形成国际‘双向’流量枢纽。”苏宁说。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