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奥园境外债重组获通过,更多出险房企化债仍"在路上"

历经两年时间,中国奥园境外债务重组落槌。

1月12日,中国奥园在公告中表示,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已获相关法院批准。此前于1月10日,该公司股东特别大会表决通过了发行强制可转换债等相关议案。

按获批生效重组方案,奥园将发行新的融资工具对原有约61亿美元境外债进行置换,包括4只共计23亿美元的新债务工具,以及14亿股普通股、1.43亿美元无息强制可转换债券、16亿美元永续债。

据悉,奥园推进的境外债重组方案,主要以“债转股”形式展开,采取此种路径有利于重组方案获得通过,也可减轻近两三年内应对境外债务清偿的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奥园存续的12只境内标准化公开债务产品,于去年9月通过整体展期。业内预计,奥园实现债务重组后,其未来几年有望将减少境外债务支付压力本息约49亿美元。

奥园境外债重组计划获批之前,融创已完成了债务重组。

2023年11月,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外债务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于11月20日起正式生效。

该公司表示,随着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务重组全部完成,融创整体化解约9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风险,境外公开市场2-3年内无刚性还债压力,为经营恢复创造了更好条件。融创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所有流程的大型房企。

值得关注的是,奥园、融创债务重组获通过之际,不少出险房企仍在通过债券展期等方式,来化解债务问题。

在此之前,正荣、旭辉等家房企于今年1月公布了债务重组方案。

1月2日晚间,正荣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债权人特别小组成员签订了重组支持协议书。截至公告日,该债权人特别小组成员持有约占由正荣地产发行的优先票据和永续证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的26.97%。

按正荣地产公布的债务重组协议,其要点包括,向境外债权人提出将其境外债务及应计但未付利息,置换为4个系列的新美元计价的优先票据,期限为4至7年,自2024年1月1日的基准日起计算;将资产处置部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新票据特定强制赎回或回购等。

而在1月3日,旭辉控股也公布了其境外债初步重组方案以及业务发展情况。

旭辉披露,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整体计息境外负债总额约70亿美元,其中包括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额约40亿美元、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额约18.95亿港元等。

公告显示,旭辉境外债重组方案将为债权人提供“短期削债、中期转股、长期保本降息”的多种选择,新票据年限在2-9年不等,目标减债规模约33亿-40亿美元。此方案将解决其在无担保贷款授信、美元计价优先票据、优先永续债券、可换股债券项下的境外债务及相对应的利息。

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以来,出险房企先后对债务展开重组;不过,真正完成债务重组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从房企债务重组方案来看,房企或通过展期方式,或对还款期限、利率、付息频率等条款做出调整。

诸葛找房分析师表示,房地产行业仍存在债务违约风险,民营房企成“高发”领域。

“整体来看,楼市持续深度调整背景下,因房地产资金流动性放缓,债务违约仍有发生,民营房企仍面临着较大偿债压力。”诸葛找房分析师称。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融创等房企债务重组对于其他出险企业债务重组和风险化解有借鉴意义。

“从债务重组过程来看,融创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处置方式,能够满足债权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房企积极行动,与金融机构、投资人等债权方的沟通协商取得成效,也有助于促成债务重组方案生效。”刘水称。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