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全国两会召开,宝武代表如何建言献策?

凝心聚力共担复兴重任,奋楫扬帆建功崭新征程。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宝武全国人大代表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如何?此次参加两会的使命和任务是什么?有哪些提案及思考、建议?一起来看看——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钢集团首席专家、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钢矿院技术创新委员会主任

王运敏

一年来,王运敏积极学习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给所在单位、行业企业等宣讲大会精神。前往新疆克州、中国黄金、内蒙赤峰中色白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江西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地开展调研十余次。向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工信部等部门提交了相关政策建议。参加本次两会,王运敏的使命和任务是:聚焦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战略,从顶层设计、部署实施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化推动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地。

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原材料,其既是工业的“粮食”,也是民生的“粮食”。矿产资源有效供给是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矿业领域最紧急、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为此,王运敏高度聚焦国家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围绕管理机构、产业划分、《矿产资源法》修改、吸引社会投资、矿山环保等方面提出了5项建议。

尽快设立国家矿产资源管理局。建议尽快在国家发改委下设矿产资源管理局,统筹全国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把矿业划归为第一产业,并享受第一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矿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完整、安全、稳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关键支撑。修改《矿产资源法》,建议矿业权出让应增加“申请在先”方式,避免“矿业权出让收益”写入矿法导致争议加剧,增加“矿产资源保障红线”条款。加快吸引社会资金找矿。推动矿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南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世平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关键之年的重要会议,李世平很荣幸能作为钢铁行业的代表参会,积极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3月以来,李世平先后深入上下游和生态圈企业进行走访交流,考察调研了汕尾、揭阳、河源等粤东和粤北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情况,重点聚焦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及乡村振兴等方面,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中南钢铁作为广东省工业产业的一份子、中国宝武“弯弓搭箭”空间布局的战略部署,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积极推进“高端、智慧、绿色”的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在钢铁材料产品化上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坚持“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的产城融合发展道路,深化产业链建设,推动省内汽车零部件、建筑工业化等“强链补链”工程实施,不断构建自主高效、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入推进“网络钢厂”新模式,促进区域钢铁行业在产品质量、安全、环保、降碳等方面全面进步,引领行业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建议主要是关于支持韶关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助于提高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性、流动性和共享性,促进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盛更红

今年是太钢建厂90周年,也是太钢集团加入中国宝武的第五个年头。作为中国宝武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的旗舰平台公司,太钢集团确立了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全产业链高科技企业战略定位,形成了“一总部多基地”的不锈钢发展格局。面对钢铁业特别是不锈钢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盛更红认真思考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应对举措。

“中国钢铁工业包括不锈钢行业已进入总量下降的深度调整时期。我们要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形势,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增强信心勇气,有效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盛更红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开辟钢铁行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我理解,新质生产力,最显著的标志和特质是创新。钢铁行业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推动生产力全要素迭代升级为牵引,大力推进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破解行业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全方位打造硬实力。”

“行业的深度调整,正在推动钢厂、客户乃至全产业链发生一系列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我们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太钢集团将贯彻落实中国宝武‘四化’‘四有’要求,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成本、效率、活力,扎实推进产品经营、算账经营和精益运营,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经营绩效,牢牢把握生存发展的主动权。”面对新形势新变化,盛更红充满信心。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