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工作。督促有关方面加强项目储备,强化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论证,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协调加大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积极落实配套融资。
二是优化投向领域。调整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适当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的范围,同时加强各类政府投资的统筹衔接和错位安排,形成各类资金的整体合力。
三是强化全链条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定,构建覆盖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储备、前期工作、投资决策、建设运营、监督检查等全周期、全链条的管理机制,以精细化管理促进投资效益的提升。
刘苏社还表示,去年我国增发了1万亿国债。从项目进展看。目前,发展改革委建立了增发国债项目的调度机制,已经开始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调度。从目前掌握情况看,相关项目建设正在抓紧有序推进,比如北京市、河北省的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了48%、45%。
我们将督促地方加快工作进度,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实地督导,推动这些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开工,在年内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特别是督促部分灾后重建项目在今年汛期前建成投用,真正把各项工程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起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完善支持领域,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方案后,会同有关方面迅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一方面,聚焦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支持一批高质量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抓紧推动出台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深层次障碍,与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