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智能制造·高端视点]刘玠: 用人工智能改造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用人工智能改造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刘玠

通过人工智能改造传统冶金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崭新的从原料进厂到产品输出的全流程“无人”钢铁厂将从想象变为现实,钢铁生产活动将和经济社会更加紧密、更加友好地融合在一起。

当前,用人工智能改造钢铁工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人才缺失。智能化技术来得很快,我们很多工程师缺乏这方面的基础教育学习,很多关键岗位人才缺失严重。而且由于年轻人对实业的认识不全面,致使行业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我们对国外智力引进工作的力度也不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过去大量投资建设生产线,现在要在投资人才和研发方面舍得花钱,也有条件花钱。最近得知杜斌博士写了一个智能化知识的培训小册子,我很高兴,企业的工程师亲自写的东西可能不完善,但针对性一定强。我还特意让中信特钢的同行们要注意参考这样的读物。

其次是基础理论研究滞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技术体系不够完整。这不光是钢铁行业的问题,而且是制造业的通病。在数据处理理论方面,面向冶金工业数据处理的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亟待提升。

最后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突出,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关键技术及核心基础部件仍依赖进口,许多重要装备和制造过程尚未掌握系统设计与核心制造技术,在相关核心专利技术领域也缺乏积累;数据采集手段与现场仪表的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主要涉及功能安全、数据安全(企业信息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等。

人工智能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进步会形成巨大的挑战,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我们必须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入研究,拓展应用。同时应该看到人工智能目前还在“弱智阶段”,还不可能产生自主情绪和自主行为,不可能挑战人类自身,不应片面夸大它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计算机系统能力、数据采集规模和算法的有效运用。因此,创造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数据的筛选是一门艺术,需要对产生数据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基础理论和科学知识下才能更有效地选取数据,为此需要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跨界合作。

钢协何文波书记提出我们要在世界钢铁技术史上留下中国人的印记,这是我们老一代钢铁人的共同心愿。相比较而言,钢铁业从自动化到信息化的技术走在国内大工业的前列。所以我觉得钢铁业智能化是一个“留下印记”可能性较大的领域。而在整个智能化领域,我赞同宝武中央研究院提出的“钢铁业未来智能信息系统”的思考,从企业提出的东西结合了实际需要、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指向性好。大家可以议一议,是否可以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抓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往前走,我们自己研制的工业软件可以随时应用和完善。如果行业各方面的力量协同参与,有成果共同分享,大面积的应用,这样在世界钢铁技术发展上留下我们的印记就的确能够实现。

总之,我们要静下心来,抓住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生态环境的建设、数据的积累,同时推进应用领域的开发。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