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钢11月份自发电量创佳绩
本报讯(记者柳琴声 通讯员彭国雄)11月初以来,涟钢聚焦煤气等资源最大化利用,保障高效机组维持满负荷运行状态。11月份,涟钢总发电量超计划61.33万千瓦时,其中15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发电量达到1.12亿千瓦时,创月度发电量新纪录。11月份,涟钢能源总厂围绕发电系统高效低耗目标,依据煤气高效分...
本报讯(记者柳琴声 通讯员彭国雄)11月初以来,涟钢聚焦煤气等资源最大化利用,保障高效机组维持满负荷运行状态。11月份,涟钢总发电量超计划61.33万千瓦时,其中15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发电量达到1.12亿千瓦时,创月度发电量新纪录。11月份,涟钢能源总厂围绕发电系统高效低耗目标,依据煤气高效分...
[南非再度执行大规模限电 总统称存在人为破坏可能]南非国家电力公司10日宣布,由于供电危机持续存在,该公司决定将限电措施等级提升至五级水平,且尚未公布恢复时间。本周,因主要发电机组再次出现严重故障,困扰南非民众的全国范围限电措施重新实施。南非当地时间12月9日晚间,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宣布执行四...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钢)在执行董事李强的带领下,审时度势、锐意进取。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团结奋斗的晋钢人不忘初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品质铸就品牌、诚信成就未来的价值观,在制造智能化、产品高端化、绿色低碳化转型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大胆...
本报实习记者 褚召忍9月8日,三菱动力燃气轮机工程技术(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三菱动力2022年第九届高炉煤气CCPP机组网络技术交流会",采用南京主会场与各用户企业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沙钢、鞍钢、鞍钢鲅鱼圈、邯钢、华菱钢铁、马钢、包钢、太钢、首钢迁钢...
本报讯(记者蔡立军)近日,国内第一台低温甲醇洗二氧化碳副产尾气余压发电机组在九江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投入运行,并网发电。该机组采用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天津快透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速径流涡轮技术,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行业领先地位,该技术被天津市发改委列入天津市绿色技术推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以标准支撑和规范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提升,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推动"三个一批"标准制修订(一)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考核约束性标准有...
10月1日17时36分,鞍钢集团攀钢钒能源动力分公司100MW余热余能发电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指标优良。至此,西南地区最大余热余能发电机组已圆满完成投产前的最后一次"大考",顺利投入生产运行。该公司100MW余热余能利用发电工程项目是攀钢钒公司"十四五"践行绿色发展战略、...
本报实习记者 褚召忍9月8日,三菱动力燃气轮机工程技术(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三菱动力2022年第九届高炉煤气CCPP机组网络技术交流会",采用南京主会场与各用户企业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沙钢、鞍钢、鞍钢鲅鱼圈、邯钢、华菱钢铁、马钢、包钢、太钢、首钢迁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以标准支撑和规范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提升,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推动"三个一批"标准制修订(一)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考核约束性标准有...
7月1日,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白江工程)竣工投产,这条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战略大动脉,肩负着白鹤滩水电站"绿电"大规模外送,促进四川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有效缓解华东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的重任。听到消息的河钢销售业务经理陈智轩和他的团队,刚刚完成南阳-荆...
方大特钢5月1日中班自发电量创新纪录,5月4日自发电量刷新班产、日产纪录,5月10日中班自发电量达935688千瓦时,创班产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方大特钢能源动力系统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着力强化生产组织和动态衔接,最大限度提高富余煤气发电效率;针对生产难点、变电站用电负荷特点制定方案,配套强化...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陶海银 通讯员 周小波 报道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如何以最低的资源、能源消耗,以最低的环境、生态负荷,换取最高的转换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提供足够数量且质量优良的高性能钢铁产品,是每个钢铁生...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的改进和革命。为应对能源供需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始终坚持能源转型战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方大特钢5月1日中班自发电量创新纪录,5月4日自发电量刷新班产、日产纪录,5月10日中班自发电量达935688千瓦时,创班产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方大特钢能源动力系统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着力强化生产组织和动态衔接,最大限度提高富余煤气发电效率;针对生产难点、变电站用电负荷特点制定方案,配套强化...
4月19-21日,方大九钢125MW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机组日发电量分别为312.42万度、313.54万度、321.26万度,连续三天发电量创新高;4月21日,动力厂总发电量600.96万度,创历史最好水平,动力厂为班组送去了牌匾,为班组加油鼓劲,激励大家再接再厉。自开展"比一比,赛一赛"劳动竞赛活动以来,动力厂全体干群紧紧围...
李云4月1日,是首钢水钢能源事业部清洁能源发电机组与13号发电机组主控室搬迁合并3个月的日子。据了解,搬迁合并工作历时近半年,将所有搬迁、管网铺设安装、视频系统、生产保供等工作全部完成。那么,搬迁合并后,现场环境有哪些变化?又给职工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4月7日,笔者来到现场一探究竟。优化人力...
3月31日上午9: 38,中冶南方都市环保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在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投产运行。该机组发电效率达43.5%,年发电量10.6亿度,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4万吨。3月31日上午9: 38,全球首套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在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投产运行,该设施刷新...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刘加军 李倩实习记者 常语宁 报道初春时节,《中国冶金报》记者在乘火车南下途中看到,在蔚蓝色的天空下,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迎风而立,一片片扇叶随风而动,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色彩绚丽的画卷。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开发利用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
截至12月12日,方大特钢各发电机组完成自发电量8.2045亿kWh,自发电总量较去年增长0.72%,提前19天实现2021年自发电目标。该公司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抓好二次能源回收利用,努力提升自发电水平。动力系统紧紧围绕"保安全环保、稳生产经济运行"的工作方针,从提高煤气利用率着手,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及...
1949年,我国钢产量15.8万吨1959年,1122万吨1969年,1333万吨1979年,3448万吨1989年,6159万吨1999年,1.2亿吨2009年,5.7亿吨2019年,9.8亿吨2020年,10.65亿吨……由1949年的15.8万吨跃增至2020年的10.65亿吨中国钢铁人,胸怀钢铁报国志将世界钢铁带入了"中国时代"如今,我国已经连续25年粗钢产量位居世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