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操作室搬迁带来"三变"

李云

4月1日,是首钢水钢能源事业部清洁能源发电机组与13号发电机组主控室搬迁合并3个月的日子。据了解,搬迁合并工作历时近半年,将所有搬迁、管网铺设安装、视频系统、生产保供等工作全部完成。

那么,搬迁合并后,现场环境有哪些变化?又给职工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4月7日,笔者来到现场一探究竟。

优化人力资源,“6人”变“3人”。以前,清洁能源发电机组、13号发电机组、铁前变电所岗位各需要2名岗位职工。操作室合并后,3个岗位合并为铁前运行站,3名职工在负责2台发电机组运行监测和参数调整的同时,还可处理所辖区域内一般性故障。在铁前运行站主控室,笔者通过监控画面看到2名职工正在现场巡检和打扫卫生。监控画面上的温度参数引起了笔者的关注,铁前运行站站长邹春说:“那是他们在13号发电机组变频室内增加的温湿度计,通过摄像头监控,若温度升高就立即到现场查看原因,以前岗位人员1小时就要到现场巡检一次,现在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

消除安全隐患,“近距”变“远距”。笔者来到合并后的操作室,岗位职工向靓、李超洋正通过职工自行搭建的“安全桥”去清洁能源发电机组巡检。在操作室内,很多运行参数可通过画面进行监控,职工现场巡检的时间也比以前少了许多,在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减少了在煤气区域停留的时间。以前走进操作室,就算关上操作室门,噪声仍然很刺耳。李超洋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时间长了,说话的声音都很大,说小声了就怕别人听不清楚。搬迁后,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噪声等不安全因素也得到了解决,操作系统及操作人员进一步整合,工作更加便利了。”

沟通更加便捷,“电话”变“对话”。原来,关于煤气压力、汽温汽压等参数的变化,原两个岗位之间需要电话沟通进行调整;现在实现了面对面沟通,更直观,也更容易把问题讲清楚。同时2台机组人员还互相学习彼此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铁前运行站副站长邱世涛说:“在因职工休年假人员紧张时,2台机组的岗位人员还可以相互补位。”

操作室合并搬迁带来的“三变”,提升了工作效率,凝聚了干部职工的智慧与力量,也提振了队伍的精气神。

《中国冶金报》(2022年4月12日03版三版)

最新相关

巧解万元机械臂修复难题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张俊 李龙梅 报道近日,中国宝武新钢集团技术中心基层班组职工自己动手,用几十元解决了上万元的采购修复问题的故事,吸引了该公司基层大量关注。将时间的指针...

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

春风传喜,战鼓催征。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3月18日上午,湖南钢铁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仪式举行。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

张宣科技特种材料首次打入非洲市场

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销售人员在对广东中山重要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时了解到,张宣科技生产的H13模具材料经客户深加工后,成功出口埃及市场,将用于埃及城市照明工程关键部件制造。这是张宣科技特...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研发已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双碳"战略的时代考题、行业转型的深度调整,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