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成交额突破80亿元——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有哪些新进展?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10月27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累计成交额为85.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同时,近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10月27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累计成交额为85.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同时,近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湖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10月28日(此件主动公开)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全省碳达峰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指有效发挥货币或金融的媒介与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的媒介效率、分配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风险治理与金融监管得以加强与改进,促使金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指有效发挥货币或金融的媒介与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的媒介效率、分配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风险治理与金融监管得以加强与改进,促使金融...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网站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银行机构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
绿色债券离钢铁企业有多远?近年来,绿色债券发行实现井喷式增长,但至今仅有5家钢企发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额达112亿元,占比不到全市场的0.5%,与钢铁行业对GDP贡献相比差距甚大,绿色金融工具的利用率较低。绿色债券离钢铁企业有多近?2022年3月11日,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普遍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科技赋能是破解信息不对称,提升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要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打造数字绿色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良好生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回顾2021年,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后,央行终于将宏观审慎政策制度化,并对外公开增强政策透明度。 12月31日,人民银行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界定了宏观审慎政策相关概念、阐述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实施好宏观审慎政策所需的支持保障和政策协调要求。《指引》的亮点内容主要...
伴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渐行渐近,11月以来重点排放企业交易意愿明显上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近1个月来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上月增加65%,挂牌协议交易日均成交量较上月上涨163%。截至12月2日,全国碳...
日前,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分享了中国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实践。 在讲话中,易纲介绍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积极影响,包括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等。并重点指出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给中国监管当局带来新挑战,包括无牌或超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武汉市全国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特制订本方案。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左右,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30万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社会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旺盛。钜派观点认为,在房住不炒...
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融资难、融资贵却一直是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商业银行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为此,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始终坚持科技赋能金融的理念,创新推出一系列线上普惠金融产品,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
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上海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王信表示,同时,支持上海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在符合反...
  据新华财经 从权威信源获悉,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将在6月25日宣布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6月25日开启,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登记中心设在武汉。7个试点的地方交易市场继续运营。  早在2011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市、天津市...
新华财经北京5月11日电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对5000户工业企业2021年一季度财务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大幅改善,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增速均呈现持续上升势头。收入的大幅增长加快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减少,非国有和中小型企业销售增长、交易活跃、资金周转加...
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马悦然 陈碧琪 李唐宁)“未来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融资需要以及绿色金融当中风险管理的要求。”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主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说。这是...
新华财经南昌4月15日电 (崔璐 韩婕 张青山)近年来,中小银行基于自身业务转型的需要和对国内消费市场前景的看好,竞相发力消费贷业务。在此过程中,出现个别银行营销“用力过猛”,甚至改变消费贷款“流向”等违规情况。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监管部门应注重补制度短板促行业良性发展...
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心。深化"5G+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加快典型场景推广。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