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多部门推进加快建设

4月3日,国新办举行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政务发展指数进入全球前列。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齐发声,围绕加强政策制度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方面展开部署,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介绍,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231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0.8万亿元。行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7.2%,创历史新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负责人孙伟表示,将从加强政策制度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六方面发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其中,将加快构建“1+N”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数据要素流通使用先行先试,统筹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和场内场外相结合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的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

伴随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数字产业集群不断成长壮大。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人王建伟表示,将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等方面发力,分阶段分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其中,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将加快推动5G、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关键软件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形成全局带动效应。鼓励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核心技术产品、生态构建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规模集聚、优势互补来促进新兴产业的高速增长。产业数字化方面,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以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为代表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与拓展。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矿山、远程医疗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介绍,科技部对数字技术的基础技术、新技术应用、数字安全等方面作了系统部署。其中,在基础技术方面,从数字、数据到计算、到连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正积极推动算力网的建设,希望通过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来打造超算、智算的算力底座,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