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疫情下逆势扩张,冷链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年初工厂开工延迟和相关项目停滞,制冷行业整体供应链运行放缓,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均明显收缩;另一方面,疫情稳定后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市场需求集中释放。同时疫情催生了“宅”经济,前置仓、生鲜电商等迅速发展,带动了零售新业态的崛起和发展。

据产业在线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冷链行业总体规模达到2084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1%,增速较2019年进一步提升,成为疫情下的增长亮点。

2016-2020年中国冷链总体市场规模及走势变化

细分应用领域来看,冷链是个非常庞杂的市场,大致可以分为家用、商用、工业制冷三大类。从家用、商用、工业制冷三大细分应用领域的数据对比来看,市场规模方面,家用制冷占主导地位。成长性方面,商用制冷最好,从2016到2020年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为8%,而家用制冷和工业制冷的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8%和3.5%。

2016-2020年冷链三大细分应用指标对比(亿元)

2020年,包含冰箱冷柜、饮水机在内的家用制冷设备规模为1426亿元,占据69%的市场份额,其中,全年冰箱冷柜行业销售12167万台,同比增长17%,是近10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不过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在经过各种政策刺激以及行业普及带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家用制冷设备市场存量不断增加接近饱和,从新增主导逐步转向更新需求主导,行业市场增速逐渐放缓,五年复合增速为3.8%。

2020年家用制冷的内销需求依然是以更新换代为主,市场规模相对稳定,冰箱冷柜销量大幅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出口,疫情影响下,全球各国实施的居家隔离等措施拉动了食物存储需求,从而带动了冰箱冷柜产品销售;同时,中国规模效应以及全产业链制造优势凸显,在海外产能受挫的情况下,唯有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得到快速恢复,大部分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以满足暴涨的海外订单。

工业制冷份额最小,2020年的市场占比仅为3.0%,近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工业冷冻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从低质量快速扩张阶段迈入高质量持续发展时代,目前增长相对稳定,外部市场的变化对工业冷冻业务影响有限,而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工业制冷领域市场的增长。2020年,工业制冷设备规模为6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8%,主要依靠食品加工领域设备需求迅速增长带动,尤其是速冻设备的高幅增长拉升了行业总体增长。

商用制冷虽然五年的成长性最好,但是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2020全年商用制冷设备市场规模为576亿元,销量为1459万台,同比上年仅实现1.6%微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严重,尤其是轻商领域,在零售、餐饮行业低迷情况下,轻商设备需求骤减,增幅迅速收窄。

2016-2020年冷链应用细分成长性统计(按销量)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商用制冷设备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首先经济形势好转后,设备的延迟需求将全面爆发;二是我国商用冷链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尤其是冷库建设在扶贫大背景下将不断提速;三是疫情影响下,催生了部分设备的快速发展,例如疫苗普及对冷藏车、医用冷柜等设备的需求迅速增长,生鲜电商火爆下前置仓迅速扩张等。

从细分产品模块来看,商用制冷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其中,轻型商用制冷设备和冷藏车市场增势迅猛,2016-2020年的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10.3%和8.2%,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轻商设备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26亿,是商用制冷设备的最大市场。而在轻商制冷设备的细分应用中,也出现了显著的分化,医用冷柜在疫情影响下需求激增,商超展示柜暂时受到一定影响。

总体而言,在家用、商用和工业三大类制冷市场中,商用制冷应用场景繁杂,存在着较多的潜力市场,是拉动整体冷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