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中央定调2022楼市,有重要新表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于楼市,会议继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将对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不变!“房住不炒”红线不动摇

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自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及“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住不炒”这一提法已有五年时间。

“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提‘房住不炒’,不是因为它不重要了,恰恰是因为它非常重要,已经不需要再讲了。”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对中新网表示,中央对房地产的政策一直是明确而延续的,在不同的时期采取宽或严的调控是正常的,但基本原则不能变,以防出现硬着陆。

“‘房住不炒’长效机制不会改变,各方不能抱有‘刺激房地产、炒作房地产’的心态。”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同样表示,各地后续即便可以放松政策,也要严格守住这条红线。

上新!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比较新的表述。

“首提预期引导的概念,说明当前在预期管理和引导方面有新的动作,包括在稳房价、各类土地供应等方面会持续跟进,以进一步稳定市场的预期。”严跃进表示,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工作也会推进,各类炒作房价和引起预期不稳的行为也会严管。

许小乐分析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将推动房企开发模式转型。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周转、高杠杆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部分企业暴发债务危机,需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快引导房企转型升级,从发展模式上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

贝壳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北上广深的平均购房年龄为36-38岁,相比2018年推迟了2-3年左右,很多租客租住时间或超过10年,未来家庭化租赁需求逐步显现。业内普遍认为,长租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方面的探索和推进都值得期待。

“可以预见的是,住房租赁市场,尤其是长租房市场将迎来一轮大发展的机会。”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认为。

许小乐预计,明年将出台面向长租房市场的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未来住房租赁企业将获得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严跃进亦认为,增量市场会逐渐转变为增量存量共发展的模式,尤其是存量市场的发展会提速;依赖房价和地价上涨获利的模式将也改变,将进一步引导住房消费观念扎根,扭转住房投资、炒房盈利的错误思想。

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同样提到“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当下的房地产市场还是要回归本源,房地产企业就是要盖好房子,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楼建波表示。

何为合理住房需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对中新网表示,合理的需求包括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都是政策支持的,当然投机炒房仍是不支持的。

严跃进也表示,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首套和二套购房需求。刚需得到满足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改善型购房需求,后续土地、信贷、税费方面会给予保障。未来商品房市场的发展空间将大起来,房企的市场地位有所上升。

目标!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会议明确“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在邹琳华看来,“因城施策”会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地方房地产政策的自主权更大,政策目标更多元。

那么何为“循环”?冯煦明解释称,房地产是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一个重要子循环,而且房地产这个子循环会对经济大循环中的其他环节产生重大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系统重要性。

“住房消费也是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支持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既有利于提升居民住房水平,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邹琳华称。

一个细节是,相比中央政治局会议“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表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把“良性循环”的表述放在前面,而“健康发展”放在了后面。

对此,严跃进解释,当前房地产市场确实陷入了难以良性循环的矛盾和尴尬,这说明“市场—企业—居民家庭”之间的房地产要素流通不顺畅,导致房地产运行效率不高、房地产风险明显增大,只有这三者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房地产才能真正迎来健康发展的空间。

总体来看,冯煦明认为,当前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主要面临短期风险和长效机制两大问题:短期看,个别房企风险暴露,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置化解;长期看,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结构不平衡。

“预计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步修复,不会出现硬着陆,持续发挥经济运行中的‘稳定器’作用。”许小乐认为,未来房地产在“良性循环”指引下,前期过紧的金融政策将结构性调整,一方面适度放松对房企融资的管控,另一方面改善购房信贷环境。

“要守牢房地产发展底线,一是不能带来金融风险,二是不能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楼建波表示,在此基础上,不论发生怎样的政策变动,都是正常的。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