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对标一流 打造精品智慧生态园 -- 中国十七冶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致力打造特色精品工程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期间来到由中冶集团承建运营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考察调研,对做好冬奥会筹办和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希望和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十七冶集团对标一流目标,冶金分公司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项目部持续增强质量意识,夯实质量基础,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致力为打造濮阳特色精品工程。

目标明确,创优争先推进质量建设

今年3月,冶金分公司成功中标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项目,包含濮阳市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地下停车场(EPC)项目(二次)和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建设项目两项工程。其中含6栋高层、5栋多层及20栋单体建筑及一个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达35.56万平方米。

自项目成立伊始,便第一时间明确了创濮阳市优质工程“龙都杯”,争创河南省优质工程“中州杯”的质量目标,项目部不仅第一时间明确创优领导小组和创优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协调项目的创优工作,更是通过层层建立创优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两级公司、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层、操作层的四级严密管理网络,压实全员的责任,形成了完整的“创优”责任体系。

项目部始终秉承以创优创奖为目标,致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工程。通过采用BIM+VR技术、二维码技术、智慧建造技术等支撑项目技术质量管理,运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7大项、10个子项技术、智慧工地和BIM5D数字系统,为项目做优做强提供高质量支撑和服务。

与此同时,项目部坚持以崇尚高品质、高质量为价值导向,弘扬追求卓越质量文化,致力于以具体行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项目成立初期,便结合十七冶质量管理相关制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颁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了质量管理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强化全体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质量意识,不断追求和实现“高质量”的目标,为开拓市场做好坚实的质量基础。

氛围浓厚,多措并举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2021年9月1日,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项目以“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隆重举办了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第一时间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月”活动管理领导小组,大力营造出“质量月”活动宣传氛围,宣贯质量月活动计划,并结合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颁发质量评比考核制度、明确了每周质量评比观摩交流会、强化了质量控制点具体要求。

活动初期,项目部将分班组分批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学习,强化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悬挂质量宣传条幅,充分提高现场实际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做到全员质量管理,活动中期,将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并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和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限时进行整改,严格做到执行质量问题追溯和反馈制度,切实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夯实质量基础管理,活动末期,将回顾活动期间各项措施得与失,总结利弊,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将对项目质量提升有促进作用的措施形成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延续质量强国建设的精神,大力提升项目质量建设。

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时刻关注现场施工质量,包括每一道梁钢筋绑扎、每一块模板拼接、加固,对于关键工序及超过一定规模的重大危险源,更是严格把关,始终遵循“腿要勤、眼要勤、嘴要勤”,对任何一个质量缺陷,像“钉子”一样盯住,直到此质量问题消除后,方才进行下一项工作,充分发现质量亮点,每周坚持组织各劳务、专业分包单位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对现场质量亮点进行观摩交流,旨在人人树立质量意识,人人创造中国质量。

每周进行质量情况记录,坚持进行质量评比,根据实际实行情况,逐渐完善评比制度条款,做到公平公正,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所有人员质量管理积极性,营造一个人人为质量的氛围。

智慧建造,高新技艺研发夯实质量根基

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项目构架了数字项目管控平台,采用二维码、BIM+VR技术、智能监控、智能联动、无人机巡航等手段,实现项目软硬数据快速互通互联,营造项目建设智慧化环境,达到项目全过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目标。实现了项目质量安全远程监控的同时,可及时统计项目出现频次较高的安全、质量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处理,大大提高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此外,项目部还利用BIM技术进行现场布置,提前查看场地布置后效果,同时利用BIM三维属性,对基坑开挖支护、高支模等危险性较大工程进行施工模拟,实现可视化技术交底。通过设置VR体验馆,让操纵人员亲身感受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同时定期组织消防应急演练、高处坠落、触电等事故应急演练,充分强化所有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加了安全知识,熟练安全操作技能。

地下工程漏水是较多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本项目地下室建筑面积达47075平方米,局部筏板厚度达1800毫米。对于此超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部经过多番讨论,合理优化地下车库后浇带布置,合理安排了各板块施工顺序,编制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超长混凝土施工方案、地下室侧墙采用加一定比例膨胀剂方式,有效避免下室漏水现象,确保地下工程质量。

壮怀激情,志存高远。自开工以来,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始终坚持以“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战略指导,突破传统管理模式,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手段,有效提升了项目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了工程安全质量等各项目标顺利完成,提高了公司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孙家慧龙旭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李希雯 刘宜宸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

如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朱晓波10月16日,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从市场机制、资金机制等...

天津分布式电源"四可"功能要求出台

本报讯 为适应天津市北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支撑打造高承载新型配电网,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市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蓟州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

有成效、有挑战、有方向

本报记者 贾林海"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遵循了科学规律,创新了工作模式,积累了好的经验。"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