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打造钢帘线行业智造标杆 --探访大业股份钢帘线智能化工厂

本报记者罗忠河

3月下旬,《中国冶金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诸城的大业股份钢帘线智能化工厂进行参观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能制造引领数字化帘线新时代”的标牌。

走进这座智能化工厂生产车间,只见一盘盘线材经过预处理、大拉、电镀后经过湿式高速拉拔成直径为0.15毫米~0.38毫米的超细丝,最后将超细丝捻制成一盘盘不同规格的钢帘线,整个车间鲜有操作工人。来到智能检配中心,只见55台自动龙门吊来回往返,靠着贴在轮盘上的二维码“身份证”,在摆满一地的钢丝轮盘间快速落下手臂,抓取既稳又准。最后来到中心南侧的黑灯仓库,只听见电动智能AGV(自动导引车)叉车“哼着”小曲来回送货,将下线后的产品运至仓储中心,按不同的客户区有序堆放,然后适时发往海内外客户。

大业股份董事长窦勇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2019年,大业股份开始先后投资超3亿元进行智能化改造, 2020年数字化车间正式上线,后荣获了“山东省钢帘线智能化数字车间、山东省智能化标杆企业”称号。2022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担任组长的项目组对智能化项目进行了考察鉴定,认为大业股份研发的“钢帘线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科技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大业股份这样一家民营企业积极进行智能化改造的?面对《中国冶金报》记者的疑问,窦勇道出了其下定决心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原因:

一是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随着“工业4.0”概念深入人心及“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规划陆续出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时代早已开启。“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革命,像我们的下游轮胎客户森麒麟等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已走在了中国工业企业前列,促使我们必须跟上智能化时代的步伐。”他解释道。

二是招工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思想理念的不断转变,工业企业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人更多地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谈起数字化转型给大业股份带来的变化,窦勇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钢帘线工厂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并不是简单的以机器换人,而是带来了生产业态的全面变革。

一是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建立了全流程数据采集系统、 MES(制造执行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智能生产工艺控制系统等,成为钢帘线行业中率先实现智能物流、智能检配、智能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和标杆企业,对钢帘线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是实现了生产全过程可控,以及在任意时间、地点对生产过程的全部信息正向、逆向的精准全流程质量追溯,使得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双提升。其中,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8%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0%,物流效率提高了50%。“原来由5个人操作的流水线工作现在仅凭1个人就可以完成,我们完全做到了全流程少用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他指出。

“接下来,我们将以点带面,倾力将大业股份打造成为全智能化工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窦勇说,“最近,我们公司200兆瓦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已获得批准建设。未来,我们将在智能化建设的基础上,将公司绿能使用比例提高到60%以上,全力打造智能化‘零碳’工厂。”

据悉,大业股份自2003年创立以来,一步一个脚印,依靠创新实现了大步发展,2010年钢丝产量突破10万吨,2020年突破50万吨,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胎圈钢丝制造企业、我国第二大钢帘线制造企业。2023年,大业股份共生产各类钢丝83.77万吨,销售各类钢丝83.48万吨。“2024年,我们计划产销钢丝产品92万吨,2025年将向产销钢丝产品100万吨发起冲击。”窦勇谈起大业股份的发展前景时信心满满。

最新相关

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

春风传喜,战鼓催征。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3月18日上午,湖南钢铁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仪式举行。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

张宣科技特种材料首次打入非洲市场

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销售人员在对广东中山重要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时了解到,张宣科技生产的H13模具材料经客户深加工后,成功出口埃及市场,将用于埃及城市照明工程关键部件制造。这是张宣科技特...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研发已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双碳"战略的时代考题、行业转型的深度调整,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钢...

鞍钢管线钢"闪耀"国际管道大会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上,鞍钢集团以"全规格、全品种"管线钢矩阵成为展会焦点,其展示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作为全球管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会议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