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高科技为钢铁生产撑起"安全伞"

本报记者樊三彩通讯员王丽邹汉平张建鹏

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对钢铁企业而言,安全生产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信息化、智能化大潮下,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正呈现出一派新面貌,高科技正为越来越多的钢企撑起一把“安全伞”。

古人云:“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一理念置于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再贴切不过。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重在“防”“管”结合,而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为其提供了最得力的技术手段。从国家相关文件和要求中,也可以看到对发挥技术作用的重视——2021年9月1日施行的新《安全生产法》提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今年4月份国务院安委会制定的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硬措施,鼓励安全生产执法要“部分利用新技术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近年来,很多钢铁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等安全本质化建设,着力推进“科技兴安”,力求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里。据《中国冶金报》记者了解,钢铁企业每年都会投入不菲的安全费用,严防事故发生,如2021年山钢集团全年投入安全生产费用1.98亿元,陕钢集团投入安全生产费用5700万元左右,大力推进安全预警、安全管控等。

从“防”入手以智能化系统促进本质安全化

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公司借助5G技术,建立智慧消防监控平台,替代了以往的人工消防检查。该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兼容消防灭火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系统和辅助逃生系统,可采集、传输、分析各系统关键设施状态。如有报警,软件客户端将弹出报警对话框,给相关联的责任单位和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发送报警短信,为迅速组织救火、消除火灾创造了条件。“人工消防检查容易出现人为思想松懈导致消防隐患假报、漏报和错报的问题发生,在关键时刻贻误救火的时机。而智慧消防系统监控平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判断消防设施的备机和报警状态,实现了火情的及时发现、精准跟踪和快速评估。”武钢有限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同样高度重视火灾预警的还有安钢。“只需轻轻点击鼠标,我们便可调取安钢厂区内16处、84套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监控信息。”6月17日,在安钢自动化公司监控中心,火灾报警系统远程联网、集中监控项目负责人贾晓彬向《中国冶金报》记者展示着操作流程。

原来,早在2018年,安钢就将14个单位、92处重点防火点、9000多个探头进行智能化升级,建立起一套消防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将原来分布在各区域独立运转的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汇聚到一个网络节点,并通过以太网的方式将报警信息传递到集团公司监控中心,实时对联网单位火灾报警系统的火警故障、启动、反馈、屏蔽等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效率。“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火灾对生产、人身及设备安全产生的危害,为避免火灾带来的直接、间接损失提供了强力保障。”谈起这套消防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贾晓彬显得底气十足,“下一步,安钢智慧消防系统将再度升级——扩展联网单位数量及功能、增设消防设施远程联动系统、新增32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对消防核心系统关键信息的探测、分析、整合,进一步提升安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智能化对安全生产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安全生产效率,部分甚至完全替代人员岗位操作,大幅缩短操作人员暴露在危险区域的时间,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陕钢集团生产部副总经理杨建鹏认为,“可以对智能化系统进行设计,让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具有防止危险发生的功能,即使在误操作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事故,从而促进本质安全化水平的提升。”

“管”上发力实现人、机、环、管全覆盖

《中国冶金报》记者了解到,南钢构建了智慧安全管理平台。该平台覆盖11大业务模块的45项管理要素,实现安全管理制度一键查询、安全作业流程线上审批、安全学习移动化、安全履职任务与执行情况实时推送、事故事件精细分析、承包商人员信息线上管控等多个功能。在人员管理上,该平台以积分奖励制激励全员参与每日安全答题闯关排名,有效提升了全员安全学习的积极性;在动态危险源精准监管上,该平台利用5G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结合视频分析算法,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报警,出现异常情况快速确定发生地点,通过现场AI(人工智能)语音广播系统快速指挥调度。

2021年底上线运行的南钢智慧运营中心还专门设置了安全板块,实时监测了南钢所有煤气报警点位和重大危险源报警点位,并建立了多规则、多层级的预警推送系统,每天展示当日危险源作业的实施地点以及正在整改的重大隐患的地点,对异常情况的应急能力大幅提高,实现人、机、环、管全覆盖,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具有南钢特色的智慧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化不能完全替代人员在安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在杨建鹏看来,智能化只是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手段,要真正预防事故,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将新的管理理念、知识和技能应用在项目建设和设备改造中,并大力推动集团内部子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使安全管理获得切实有效的信息化支撑。

《中国冶金报》(2022年6月28日03版三版)

最新相关

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

春风传喜,战鼓催征。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3月18日上午,湖南钢铁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仪式举行。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

张宣科技特种材料首次打入非洲市场

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销售人员在对广东中山重要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时了解到,张宣科技生产的H13模具材料经客户深加工后,成功出口埃及市场,将用于埃及城市照明工程关键部件制造。这是张宣科技特...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研发已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双碳"战略的时代考题、行业转型的深度调整,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钢...

鞍钢管线钢"闪耀"国际管道大会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上,鞍钢集团以"全规格、全品种"管线钢矩阵成为展会焦点,其展示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作为全球管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会议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