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2022年(第三届)钢铁工业智能制造标准与技术大会提出--强化标准引领 提升中国钢铁智能化水平

本报讯(记者樊三彩)“逐步完善的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发挥着规范引领的作用,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行业融合创新应用发挥了巨大价值。”1月13日,2022年(第三届)钢铁工业智能制造标准与技术大会在山东临沂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在会上指出。

姜维、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装备与材料标准处处长曹一丁、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逄晓男为会议致辞。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徐金梧,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丛力群,全国钢标委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刘斓冰以及来自永钢、中冶赛迪、冶金工业出版社的代表做了主题报告。会议还同期发布了2022年度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十大要闻。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姜维指出,截至2022年12月底,钢协已发布智能制造领域的团体标准计划106项,其中已完成编制并发布标准42项,全面覆盖智能原料厂、智能炼铁、智能炼钢、智能轧钢、智慧能源管控、智慧质量管控、全流程一体化管控等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他希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将先进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为标准,充分发挥领航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行业智能化水平提升。

曹一丁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钢铁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国内、国际双线并举,为奠定我国钢铁智能制造技术的国际话语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表示。

徐金梧在做主题报告时,通过介绍大河钢厂模式、宝武模式,指出工业4.0是技术革命,更是对企业经营理念、组织模式、产品结构等深层次的改革和转型。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已走在世界前列,未来要通过标准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张龙强建议,应强化体系建设、成果推广、标准研制、对标国标,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强标准研制,重点方向包括质量管控、物流管理、检验检测装备、能源管理、设备管理、工业机器人、智慧供应链等。

此次会议由钢协指导,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

最新相关

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

春风传喜,战鼓催征。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3月18日上午,湖南钢铁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仪式举行。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

张宣科技特种材料首次打入非洲市场

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销售人员在对广东中山重要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时了解到,张宣科技生产的H13模具材料经客户深加工后,成功出口埃及市场,将用于埃及城市照明工程关键部件制造。这是张宣科技特...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研发已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双碳"战略的时代考题、行业转型的深度调整,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钢...

鞍钢管线钢"闪耀"国际管道大会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上,鞍钢集团以"全规格、全品种"管线钢矩阵成为展会焦点,其展示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作为全球管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会议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