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名不虚传的智能工厂

本报记者章利军通讯员许然

中国宝武马钢交材是一家具有60年生产历史的老企业,设备老化、装备落后、系统陈旧的问题已经伴随企业有些年头。然而,近两年多来,随着车轮三线、二线和南区车轴生产线全面实施智慧化改造,马钢交材不仅实现了单件车轮全流程跟踪、信息化系统全覆盖,还极大地减轻了现场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生产效率,获得了“安徽省智能工厂”称号。

这家老企业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焕发青春和活力的呢?为探寻答案,1月20日,《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了马钢交材。

当天上午8时,《中国冶金报》记者与科技质量部(技术中心)高级主任师王洋见了面。没有半点寒暄客套,他立即打开了话匣子:“宝武重组马钢后,为尽快改变装备落后的现状,我们按照加快整合、融合的要求,2020年先着手实施了车轮三线自动化改造,当年就完成了目标任务。2021年对车轮二线热区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全覆盖。2022年,借鉴上述成果经验,我们对南区车轴生产线进行产销系统改造,又喜获成果。目前,财务大数据、工序成本、高级排程等智慧项目均有序推进,物流和设备管理系统成功上线;在股份公司内率先签约宝罗机器人框架协议;实现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车轮系统上线,车轮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统向用户延伸走出了第一步。”

“为尽快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少人化、无人化,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交通装备制造商,马钢全力支持我们的转型发展,累计投入2.6亿元资金提升装备技术水平。”王洋说,“今年我们还计划投资3600万元,用于车轮二线加工、检测等工序数据信息全流程贯通以及热区现场远程集控项目建设。”

“能不能介绍一下智能化项目是怎样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的?”王洋应允道,拿现场冷床落垛来说,以往工人测温和协助天车工进行现场码垛,既危险又劳累。现在改成机器人抓垛,直接送进缓冷坑,安全又高效。再比如,以往缓冷坑的48个炉盖是由人工操纵机器顶着600摄氏度的毛坯车轮进行烘烤,还包括人工计时、人工跟踪、人工揭盖等各项作业。别的不说,就说在揭、关盖过程中受到的车轮热浪侵袭,确实有点炙烤难耐。后来改成全自动揭盖、放料、取料,所有程序实现智能化管理,按照时间节点自动完成。“可以说,这两个智能化项目真正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王洋说。

“现场的生产环境是什么样?智能化的水平究竟达到什么程度?”面对《中国冶金报》记者的提问,王洋说:“我马上约下区域工程师张意哲,我们一起陪您去看看。”

穿着整齐的工装,配戴好安全帽,我们向生产现场走去。走到环形加热炉,《中国冶金报》记者看到,炉门自动打开,火红的圆形毛坯被机械手夹着,送上了冷床辊道。张意哲说,现在生产的是供给中车四方股份的城轨车轮,坯料经过除磷后,就被机械手送进1号31.5兆牛油压机预成型,接着被送到63兆牛(MN)油压机锻压成型,经轧机轧制后,再进入2号31.5兆牛油压机进行冲孔、压弯,之后还有热处理(淬火、回火)、取样、粗加工、精加工、检测等一系列工序,直到最终的产成品包装入库。整个过程基本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难怪现场很难看到工人,你们智能工厂的称号真是名不虚传!”《中国冶金报》记者感叹道。

最新相关

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

春风传喜,战鼓催征。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3月18日上午,湖南钢铁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仪式举行。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

张宣科技特种材料首次打入非洲市场

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销售人员在对广东中山重要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时了解到,张宣科技生产的H13模具材料经客户深加工后,成功出口埃及市场,将用于埃及城市照明工程关键部件制造。这是张宣科技特...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研发已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双碳"战略的时代考题、行业转型的深度调整,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钢...

鞍钢管线钢"闪耀"国际管道大会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上,鞍钢集团以"全规格、全品种"管线钢矩阵成为展会焦点,其展示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作为全球管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会议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