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我们走访了河南某钢厂,据有关领导介绍,该钢厂从2021年已经开始绿色控碳行动。截止当下,已经实现控碳高炉升级改造率80%以上,预计今年年底能完成全部改造。这样就实现了国家要求的碳排标准;同时在产业下游方面,钢厂要主动出击,增加终端客户的直接供应,也就是说,钢厂开始和钢贸商正面、真刀真枪的抢需求端了。
该项改革已不是个家钢厂行为,多家都已经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实现升级。加快钢铁行业结构转型,大胆改革和产业升级才能寻得活下去的路。
钢材产业链的改革,必然引发各个环节的格局发生变化。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经历市场的考验和洗礼留下来的钢贸商,我们未来之路该怎么走?我想谈谈自己的理解。
改革面前道道是坎 市场变化天天有路
目前国内的能源结构造成了高碳排放的特性,而钢铁行业又是高能耗产业;在能耗“双控”的要求下,钢厂如果想要降碳减排,就只能在冶炼过程中尽量减少能源的使用,而这又将造成温度不达标无法生产的情况。这就促使一些钢厂进行改造,国内多数钢厂已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能耗指标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级,再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显然是不合适的。钢厂只能转换流程赛道,从提升冶炼技术和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入手。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平控”政策是有所不同的,去年行政性限产的压力非常大;而今年直至目前“平控”的“红头文件迟迟未能下达,只是市场的传闻。产量更多依靠市场调节,钢厂盈利就多产,亏损就减产或者停产。
钢贸转型是必然 弱现实下寻生机
互联网时代,钢材网上交易平台越来越多,价格信息透明,传统钢贸商盈利日趋困难。此外,钢铁企业在产业链占主导地位,其直销、直供和资源、定价优势,对钢贸商传统的经营和盈利模式带来极大冲击。在这种新环境下,钢贸企业继续进行单一的钢材贸易已经不适应形势了。
当前环境,钢贸企业要工贸结合,建立钢材加工、配送实体,按照终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钢材进行定制化二次加工,拓宽盈利渠道。例如,一些钢贸企业看好太阳能产业对钢材需求增多的趋势,以工贸结合的方式,为太阳能电站加工钢结构件,实施点对点、门对门的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增值化服务,收效甚好。
七月份以来,弱现实持续,现货价格的波动,基本上是市场炒作的结果。半个月以来,成材螺纹的库存是增加的,那么价格上涨的动力是不足的。产业端看,铁矿石价格创阶段性新高,钢厂利润可观,延续高铁水态势,双焦在需求增加和提涨预期下延续强势;需求端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及制造业高温假期增加,需求难有持续性增加。
综上看,受到海内外宏观推动,以及大宗商品的上涨,但昨晚期市价格快速下跌,资金面对不确定环境以安全为主,收回资金归仓。这也说明目前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而现货市场,钢价已经达到我们的目标。建议钢贸商可结合出货速度、刚性需求适度轮库操作。出货速度很慢的,当前位置要谨慎些。
资讯编辑:吕克强15225168599
资讯监督:刘奕17739761747
资讯投诉:李瑞1598187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