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近百家钢企限电!停产!钢铁行业将何去何从?

连日来,“限电停工潮”席卷全国十余个省份,尤其是东北多地,“拉闸限电”相关消息几度登上热搜。

“我们单位冷轧总厂的一个镀锌线停了,从9月27号开始停产一个月,好像是因为限电原因。”李伟(化名)表示,马鞍山一家钢厂的一条生产线已经受到限电的影响停产,前一天,马鞍山刚刚发布了市区停电通知。

近日来,在压减产量、能耗双控以及限电等措施实施下,钢企停产蔓延全国多个地区,9月全国多个省份发布钢铁企业停产检修情况,涉及钢厂超80家。钢铁产量应声下跌,有数据显示,9月中旬,重点企业日产年内首次降到200万吨以下,低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水平。未来,钢企限电停产的影响或将持续到四季度。

钢企停产规模扩大

近日多省份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一时成为焦点话题。2021年8月以来,云南、江苏、广东、内蒙古等全国多省相继出台各类限电限产措施。这些措施涵盖工业错峰生产、关停,有序用电和拉闸限电,影响对象则涵盖工业生产和商业楼宇,在东北地区甚至拓展到了公共设施和民用电力。

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截至9月27日,全国已有20个省和自治区出台了限停电政策。其中,江苏省要求部分地区限电,暂定实行15天;内蒙古建议8-12月有序用电,压限负荷;宁夏要求高耗能企业停限产一个月,而其他大部分省市的通知中未说明限电时限。

本次停限电影响范围广、程度深,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限制居民用电、未经通知紧急拉闸限电一事,彻底点燃了公众的焦虑情绪。截至目前,还未有供电公司公布限电事件背后的系统性数据,各界对于限电原因的猜测和分析也众说纷纭。

限电限产不可避免对一些行业带来冲击,尤其是用电量较高的行业,“从我2015年入职到现在,第一次经历因为限电停产。”李伟表示,本次停产一个月的镀锌线是下游产线,对公司没有太大的影响,整个公司都在正常运营,员工也在上班,不过近期用电方面的管理很严格。

钢铁钢材价格

最新的钢材价格和钢厂出厂价格、建筑钢材价格、螺纹钢价格、钢管价格、钢板价格、废钢废铁价格、铁矿石价格、钢价、钢结构、钢厂、钢铁行业、钢材行情、钢铁爆料、钢铁最新资讯、钢材市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

受到影响的钢企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根据唐山调坯型钢企业反馈,自9月27日零时轧钢企业停产,解除时间待定,各厂或相继落实,整体开工率将再次走低。据不完全统计,9月全国多个省份发布钢铁企业停产检修情况,涉及钢厂超80家。数据则显示,两广地区电炉钢企平均开工率不足50%,浙江多家电炉及轧钢厂已被迫停产,山东近几日减停产钢企仍在持续增多。

另据媒体报道,受限电政策影响,韩钢铁巨头POSCO位于江苏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工厂暂停炼钢和热轧生产线,仅运行冷轧等部分生产线,预计10月初将恢复开工。华菱钢铁也受到了影响,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华菱钢铁表示,相关限电、限产政策对公司生产有一定影响,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法合规组织生产和销售。

其中,江苏省内的钢铁企业受冲击较大。9月26日,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省钢铁服务业协会联合召开了钢材市场供需形势座谈会,会议讨论了江苏能耗“双控”对钢铁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带来的影响与冲击,称本轮双控省内钢铁产线受影响面已达七成,10月7日前难以全面恢复,减少钢材供应约300万吨,短期内虽不足以造成市场短缺,但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秩序。

对此,有分析师表示,包括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云南、浙江在内,全国多省在执行双控限电政策,近期安徽、湖南也将陆续执行,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部分省份也开始对钢铁企业进行限电。本轮双控对于钢企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个别钢厂,基本是对应区域内钢铁企业无差别统一执行。

钢铁产量大幅下降

生产线停产增多,钢铁产量应声下跌。分析师表示,目前已有16个省份出台了力度不等的限电措施,将使得钢铁企业生产受到较大制约。9月中旬,在压减产量、能耗双控以及限电等措施实施下,重点企业旬度日产年内首次降到200万吨以下,为199.1万吨,低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水平。预计在下旬各地限电力度加大下,重点企业及全国钢铁产量将有超预期下降,9月全国粗钢日产或有望降至260万吨以下水平。

研究员赵璐表示,过去两周,限电在全国大面积展开,螺纹钢产量连续两周大幅下降,不少工业企业受到影响。当前对于螺纹的影响主要在供给端,而对热卷的影响主要在需求端,限电对制造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实际上,大面积限电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背后既有电力供应紧张,也有从环保和节能角度出发的“能耗双控”政策压力。

在多地大规模的限电政策下,钢企开始准备一系列应对措施。鞍钢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鞍钢生产厂区暂时没有停电,如果限电的话,公司有自发电措施,但不能完全满足全部生产。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因为之前的影响,未来的拉闸限电应该不会简单粗暴,而是会有序进行。短期内煤的价格比较高,供电不太足,后续还要看发电情况和电网的运载能力,未来应该都会解决的。”

南钢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没有接到限电通知,限电在市场上说的比较多,大家有疑虑是可以理解的,公司会按照政府的通知去执行。如果未来限电,公司此前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战略上有所准备,布局了光伏发电项目等措施。

限电对钢企的影响是长期的吗?分析师表示,多地限电可能维持到9月底,也有部分省市将持续到10月中,之前江苏钢铁业在9月10日到10月15日集中减产。从当前市场来看,供应减少叠加国庆前下游用户积极备货需求的集中释放,成交有一定放量,市场供需关系继续改善,市场仍维持震荡走强格局。

赵璐分析,后续考虑到动力煤库存开始累库、露天矿逐步投产、以及东北冬储在10月底逐渐完成,预计电煤供需缺口会在10月底或11月初有明显好转。另外,随着三季度结束,进入10月后“能耗双控”导致的限电影响可能会有边际改善,但三季度“能耗双控”执行情况往往在12月底才会发布,而“红灯”省份的全年控耗压力也将持续存在。

钢价:是节后?还是劫后?

伴随着限产限电,钢材价格却迎来阶段性下跌。自9月中旬以来,钢价快速上涨受阻,出现高位回落行情。强势的双焦(焦煤、焦炭)期货价格连续出现大跌,单日跌幅最高达到7%,接近跌停,最终分别跌破2700元/吨和3300元/吨的关口,螺纹钢和热卷期货价格分别失守5500元/吨和5700元/吨的关口,铁矿石期货价格更是被打回630元/吨下方。现货市场虽然具有一定的抗跌性,但整体也出现了每吨上百元幅度的下调。此前热闹了一段时间的钢市在9月中旬迎来了降温的窗口期。

就目前的市场来看,钢市多次出现冲高回落的根本原因在于政策带动下的市场恐高避险情绪较浓,期货市场多头集中套利离场,从而引发行情震荡。具体来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集中发声,抵制哄抬市场价格行为,这被市场解读为国家近期对双焦高价格的零容忍态度。在调控靴子暂未落地前,资本提前套利离场引发双焦期货大跌,从而带动整个市场震荡下行。

另一个扰动因素来自数据窗口。在公布的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中,涉钢数据再度转弱,低于市场预期,这让此前市场上坚定看涨的情绪受到打击。以与钢铁行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为例,今年前8个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7.7%,与前7个月相比回落0.3个百分点。从另一个用钢大户基建领域来看,前8个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两年平均增长0.2%,与前7个月相比回落0.7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跨周期调节的政策背景下,基建更多将起到托底的作用,投资短期内难有大规模反弹,对“钢需”的拉动也很难出现规模化放量。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钢价在9月中旬后出现疲态。截止目前,辽宁钢厂的限产限电已成为常态化,据唐山市的一家钢贸企业从辽宁传来消息,不少钢厂四条生产线只有两条能勉强投入生产,有的三条生产线只能保留一条,更有部分钢厂螺纹钢生产全面停工

(五大品种库存冀周产量)

从上市钢贸企业合作的钢厂了解到,目前市场交投出现一定分化,京津地区受周边部分代表钢厂高炉全部停产影响,终端备货及投机情绪高涨,成交较好,一部分商家封盘惜售操作增多,华北、华东地区出货略有放缓,节前备货接近尾声或已基本完成备货,个别已开始提前放假,成交相对一般。

据分析,节假日前后,限电限产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京津地区限产力度和范围持续加强,其它省份亦继续扩大,目前全国钢厂平均限产比例高达30%以上,超80家钢厂加入到限产大军当中,对钢价的支撑作用犹在,钢市节后高位震荡是大概率事件。需要关注的是,部分品种可能出现一定分化,尤其是未破新高的原料品种,不排除有个别阶段高位回吐,但总体由于供给端仍然偏紧,整体暂不会有太大风险。

节假日归来,市场进入10月份,限电、限产仍然是市场主导性因素。中钢网高级分析师张豪表示,供需两弱的局面仍然持续,一方面是钢企受限电环保等因素,开工率普遍不高,而且进入秋季后,限电情况将会更加严重,环保部门的监管也将会更加严格,供给端将会继续承压。另一方面,房地产仍然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在“房主不炒”的呼吁下,房地产领域需求仍然走弱。再加上钢价走高,还有不少下游企业仍然观望,按需购买。预计钢价节后仍然延续震荡上行的趋势。“总体来看,10月份钢市震荡向上仍是大概率。”张豪强调。

最新相关

海外矿业投资这四大风险不得不防

7月3日,国内矿业巨头紫金矿业发布了关于上交所下发的《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称"公司近年来大额对外投资以获取金、铜、锂等重要矿产资源为目的,或者围绕主营业务产...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赵禹程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

河南铝行业如何应对CBAM?

根据2023年5月生效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从2026年起,14种出口到欧盟的铝产品将被征收碳关税。2023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的铝产品总量为68.9万吨。按此出口量推算,每年将产生约4.5亿欧元的碳...

5月钢材出口缘何仍近千万吨?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5月,我国出口钢材963.1万吨,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15.3%,增速有所回落;均价783.7美元/吨,环比提高0.8%,同比下降15.0%。1月-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465.5万吨,同比增...

上市钢企股价保卫战持续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8月2日,山东钢铁(600022)发布公告称,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9497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8877%,购买的最高价为1.35元...

"世纪大收购"仅差"临门一脚"?

"世纪大收购"仅差"临门一脚"?

英国当地时间4月24日,英美资源集团(AAL)发布声明称,已收到必和必拓(BHP)"主动提出的、不具约束力的、高度附带条件的合并提议"。必和必拓报价310亿英镑。仅在一天后,英美资源就果断拒绝这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