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的持续调整,制造业用钢的占比已由2020年的42%,提高至2023年的48%,而今年初以来更是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据悉,今年一季度,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已超过35%。
品种方面,今年一季度,冷轧薄宽钢带、镀层板和热轧薄板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6.5%、14.5%和63.8%,而板材的出口量大且增长显著。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指出,分析钢协会员企业的盈利数据发现,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是位居前列企业所共有的特点,钢材品种正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他强调,优化品种结构,是企业在市场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钢铁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据行业共识,建筑钢材需求趋势正在下降,而汽车、家电、船舶、机械等制造业用钢量则稳中有升。此外,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对钢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制造业、能源行业等钢铁需求带来了新机遇。据测算,大规模设备更新可带动中高端工业用钢材消费增量约800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洪卫表示,我国钢铁行业已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需求总量在缓慢回落,但品种结构正在快速优化。他强调,企业需要更理性、准确地把握品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并在细分市场中确定自己的品种定位。
资讯编辑:贾金菲15649053820
资讯监督:林颖17739761747
资讯投诉:田甜1598187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