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芯片氪”,替代进口
芯片是信息社会的基石。近年来芯片需求迅速扩大,芯片行业发展备受关注。在芯片制造过程中,不仅需要用到光刻机、硅片等核心设备或材料,还需要用到一种特殊气体,业内称之为电子特气。电子特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各个工艺流程,参与几乎每一个环节,对整个芯片制造来说不可或缺,有半导体制造的"血液"...
芯片是信息社会的基石。近年来芯片需求迅速扩大,芯片行业发展备受关注。在芯片制造过程中,不仅需要用到光刻机、硅片等核心设备或材料,还需要用到一种特殊气体,业内称之为电子特气。电子特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各个工艺流程,参与几乎每一个环节,对整个芯片制造来说不可或缺,有半导体制造的"血液"...
韩国造船业2021年接单量创8年来新高,LNG船接单量更是高达69艘,创下历史新高,再度“垄断”全球大型LNG船市场,但华丽的订单背后透出的则是韩国造船业的无奈和失落,“我们辛辛苦苦地造船,而钱却被GTT赚走了。”建造LNG船利润率仅为1~2%,GTT公司收取专利费高达5%克拉克森统计显示,2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罗忠河实习记者 贾林海 整理编者按: 像苍穹下冉冉升起的红日,像航行中指引前路的罗盘,像雨林里北密南稀的年轮,榜样的力量指引着我们前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推进钢铁行业科技的进步,助力部分技术摆脱"卡脖子"的困境。见贤思齐,2021年终,...
本报讯 日前,中国宝武太钢传出消息称,该公司与某国产大飞机项目配套模具制造企业签订批量Ni36镍基合金订单,并成为指定供货商,产品将用于制作我国CR929机型的机翼模具。这标志着太钢航空模具用镍基合金实现批量稳定供货,实现了这一产品的进口替代。据了解,航空模具用Ni36材料也被称为因瓦合金,是一种...
百年华诞学党史 牢记初心永向前强国富民钢铁梦 苦难辉煌铸丰碑--收看《钢铁脊梁》,感悟中国钢铁强国富民奋斗历程原国家冶金局副司长、钢协原副秘书长兼市场部主任、中国炼焦协会原会长 黄金干2021年年终之际,在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际,我收看了《钢铁脊梁》六集大型纪录片,细读了《中国冶...
本报讯(陈晓莉 记者王庆 李倩)12月1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在广东湛江召开。此次会议由钢协冶金设备分会主办,宝钢湛江钢铁、秦冶重工承办,中国冶金报社协办,以智能制造、智能运维、备件国产化为主题,研讨交流钢铁企业和装备企业的创新经验和科研成果;座谈交流钢铁企业关...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陈晓莉 王庆 李倩 报道姚翰昇 实习生 李昕芮 摄影12月1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在广东湛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主办、宝钢湛江钢铁、秦冶重工承办,中国冶金报社协办,以智能制造、智能运维、备件国产化为主题,研讨交流钢...
此次峰会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来自政府机构、行业组织、龙头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总裁陈广岭,河钢集团舞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钱泽旺进行开幕致辞,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若干环境政策的出台,煤气柜作为能源气体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设备,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年来,中冶京诚在橡胶膜密封煤气柜、稀油密封煤气柜的全国产化、大型化方面不断开创先河,缔造了我国首台全国产化橡胶膜密封煤气柜、首台全国产化稀油密封煤气柜、首台国内最大容量...
10月20日,河钢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大直径100mm弹簧钢顺利交付华北知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成功替代进口。经检验,产品各项关键指标均优于进口材料,获客户高度认可。超大型弹簧钢主要用于大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设备,工作环境恶劣,要求高应力、高频率、长寿命。目前,国内生产的大型碾磨特装设备所需要...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孙正平 报道9月底,中国冶金报社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在太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订后,《中国冶金报》记者对太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珍堂进行了专访。"太重集团具有丰富的技术底蕴和文化底蕴。"韩珍堂介绍说。太重集团前身为太原...
李庭寿 王泽田"八五""九五"期间,是我国耐火材料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钢铁工业的新发展 给耐火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开放后,国家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1980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3700万吨,但是在产品数量、品种、质量3个方面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
张训毅在进入21世纪的"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的源头已转变为以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集成、自主创新为主。这一突破性进展,是改革开放以来,钢铁行业由全盘引进、部分引进、单项引进、个别引进到基本国产化自主集成渐进式创新积累的结果。进...
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先进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是重要的支撑。在炼铁领域,宝钢湛江钢铁5050立方米高炉上应用的国内自主研发的的BCQ无料钟炉顶装料成套设备,一直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近日,记者采访了该成套设备的制造企业——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陈晓光...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实习记者 吕林 张雨恬 记者 郭达清9月15日,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七届一次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了废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国炼钢综合废钢比达到30%;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2亿吨;钢铁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其中高炉渣的综合利...
本报通讯员 金文轧钢业务是伴随中冶京诚历经七十载、与新中国钢铁工业共成长的核心业务。凭借着几代人的传承、强大的研发创新团队、先进的设计手段、专业化的技术升级改造模式、高精度的自动控制技术,他们从项目咨询、技术指导,到设备成套、安装调试、生产培训等,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打造全方位、高品质...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冯建周 报道图为赵光普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北京钢研高纳科技委副主任赵光普,是一名在冶金战线上工作了整整40年的科技"老兵",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中国钢研工作了一辈子,就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把高温合金涡轮盘技术做到极致。"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
成都钢铁网资讯8月31日消息: 今年以来,芯片短缺一直困扰着汽车业,众多国内外车企因此多次减产甚至停产。近期,由于东南亚地区疫情反复,汽车芯片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丰田、大众、福特、通用等多家汽车企业在全球不同地区减少汽车生产。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市场也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连续三个月销量下滑...
本报通讯员 金文中冶京诚(北京院)是我国最早研发炼钢、精炼、连铸的工艺、装备和工程化综合技术的单位。70年来,中冶京诚(北京院)炼钢业务始终屹立潮头,书写了我国钢铁发展史一部部精彩篇章--从铁水预处理、转炉、电炉、炉外精炼到连铸,创造了钢铁工业众多"第一"。从设备、工艺到系统平台,印证洁净钢...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消费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日,我国首套运用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建成的大型乙烯生产装置--80万吨/年乙烯装置投用,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这一被列为国家示范工程的项目中,也有河钢钢材的身影。河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