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这家中企为何在国际展会备受瞩目?

钢铁快报:“中冶赛迪是钢铁行业的全球工程技术引领者。”

钢铁快报:“在绿钢领域,我们提出了应对未来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落地、经济性的减碳降碳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提出了以极致效率为目标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十分精准地契合了行业主流和客户需求,为全球钢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路径。”

钢铁快报:这就是钢铁生产的未来。

钢铁快报:“我们不仅有各工序级,还有全流程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这些都是行业首创技术。”他介绍,早在2011年,中冶赛迪就开始布局产业数字化,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技术在钢铁生产场景的落地,逐渐开花结果。中冶赛迪首创的全球钢铁行业唯一全流程实战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嵌入了3000多项智能应用和1000多个模型算法,形成了覆盖钢铁全工艺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相继打造了智能炼铁、无人铁水运输、智能轧钢、智能原料场等一批世界首创案例,在全球首发了基于统一数据平台地长流程钢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钢铁快报:“走出去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中冶赛迪不断坚持自主创新和全球布局,还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能够从语言、文化、技术、商务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的队伍,支撑全球业务的开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出,中冶赛迪加速“出海”,在巴西、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市场均有订单斩获,在土耳其开拓不久,便拿下其最大钢铁厂订单。

加快向国际化企业转型,中冶赛迪不仅要当“行商”、拿订单,还要当“坐贾”,设分支机构。英国公司的设立就是中冶赛迪国际化征程的一个重要脚印。

10年前,世界三大冶金设备供应商之一——达涅利集团前副总裁John Lester加入公司,次年,中冶赛迪设立英国公司,开启在欧美市场的属地化发展之路。

“中冶赛迪专注改进工程技术,构建以高端咨询为引领的系统解决方案,十分契合钢铁产业未来需求,而且这是个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企业。我相信,这样的企业有更大的发展舞台。”John介绍,英国公司成立不久,便首次将中国热连轧核心装备出口至发达国家,逐步得到欧洲钢铁客户的肯定,目前,英国公司累计营业额13亿元。

在德国,不少客户和合作伙伴一到中冶赛迪展台,就点名要找Jason、Louee Jakie等中国工程师,大家像老朋友一样热情握手、拥抱。“你们的印度项目执行得很好!”“你们的设备质量好,运行很稳定!”“感谢你们坚守契约,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到我们钢厂来服务!”

“疫情三年,也是公司土耳其市场发展最快的三年。”中冶赛迪区域市场代表蒲怡冰说。他紧盯土耳其最大钢铁客户Oyak冶金矿业集团,在项目现场总共驻守了522天,凭借有限的人力组织了土耳其煤气柜、高炉耐材供货等项目的顺利执行,还为公司开拓了多座热风炉和高炉设备供货项目。本次杜塞尔多夫冶金展,Oyak客户分四批次到来,与蒲怡冰及技术团队在绿色低碳、智能集控以及项目运作模式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他觉得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斩获。

目前,全球前50强钢铁企业中超过80%成为中冶赛迪的客户,业绩遍布全球六大洲30多个国家,出口技术产品覆盖钢铁厂全流程,业务类型涵盖高端咨询、工程设计、成套供货、总承包、工程监理和生产运营服务等。

肖鹏说,下一步,中冶赛迪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发展,更加开放合作,努力为世界钢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