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第七届中国双相不锈钢大会在太原召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推动中国不锈钢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何惠平报道

2022年8月3-4日,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太钢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不锈钢分公司、青拓集团有限公司、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双相不锈钢大会在太原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双相不锈钢研发生产推广应用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和机构的230余名代表参加现场会议,线上参会人数3600余名,来自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山特维克、久立特材等企业的24位发言嘉宾通过现场发言和视频等形式做报告。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常务副会长柴志勇,太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华,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宝武首席科学家、太钢集团总工程师李建民做大会总结发言。

柴志勇介绍,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双相不锈钢的研究和开发,经过80多年的发展,尽管双相不锈钢年产量只占不锈钢产量的不足1%,但双相不锈钢已经成为不锈钢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与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并列的钢类。双相不锈钢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包括三代双相不锈钢、经济型不锈钢、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系列。

他进一步介绍,随着双相不锈钢在国际上的不断发展,双相不锈钢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产量小、品种单一的发展过程,从2005年到2021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从316.1万吨增长到3263.2万吨,中国不锈钢的粗钢产量在全球不锈钢粗钢的占比从12.9%增长至56%。与此同时,中国双相不锈钢的产量从2005年的828吨增长至2021年的24.06万吨,全球双相不锈钢产量54.6万吨,占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的1%;中国双相不锈钢占全球比例为44.05%。随着双相不锈钢产量的增长,其在中国不锈钢中的占比也稳步提高,从2005年至2007年的不足0.1%提高至2021年的0.73%。

中国双相不锈钢在产量、品种不断增长的同时,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巩固和提高双相不锈钢在石化等主要应用领域使用的同时,近年来,在油气输送、化学品船制造、核电、建筑等领域得以不断拓展。

“除上述领域以外,我们相信,特别是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不锈钢特别是双相不锈钢将在更宽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柴志勇表示,期待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深入研讨双相不锈钢在研发、生产、加工、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谋求彼此更大的发展。

李华指出,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和支柱。一代材料支撑一代制造、一代文明。双相不锈钢以良好的耐蚀性、焊接性及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已成为不锈钢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我国最早研发生产双相不锈钢的企业,太钢把双相不锈钢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品之一。近年来,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重要领域,太钢深化与知名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同行、下游用户的密切合作,致力于推进双相不锈钢的技术进步、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突破了经济型双相不锈钢高强化制备、兼顾高温强度和低温韧性双提升的微合金化、改善冷板深冲性能的成分组织调控等关键技术,双相不锈钢年度结算量达到63000吨,在巩固拓展、引领满足国内油气输送、化学品船制造、海水与废水处理、核电、建筑、船用脱硫项目、国内湿法冶金行业等领域需求的同时,积极开发国际不锈钢化学品船、石油管道、海底软管、桥梁等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双相不锈钢的国际影响力。

李华表示,面向未来,太钢愿与各科研院所、产业链生态圈伙伴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双相不锈钢的发展水平与质量,推动双相不锈钢在支撑先进制造、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更广泛、更大的作用,能够始终引领全球双相不锈钢的发展。

刘建军在致辞中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新冠疫情多点爆发等不利影响,特钢企业和广大员工包括不锈钢行业的全体同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各项疫情防控及稳增长措施,通过特钢行业的共同努力,上半年特钢行业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运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介绍,上半年,特钢协会成员单位优特钢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3%,特钢重点产品下降2.05%,呈现减量发展;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情况下,由于俄乌冲突打破世界特钢产品的贸易平衡,特钢产品紧急出口订单增加;特钢产品库存较快增长;行业效益下降,上半年利润总额下降31.6%,销售利润率下降2.2个百分点。由于特钢细分领域较多,各企业的感觉会有一定的差异。

刘建军介绍,2003年之前,全国双相不锈钢消费量不足3000吨,国内不锈钢业界对双相不锈钢知之甚少,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到2018年11月,我国双相不锈钢生产已基本摆脱了产量小、品种单一的局面。钢种以2205为主,经济型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产量不断增加,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生产开始尝试。到2021年,我国双相不锈钢产量达到24万吨,国产双相不锈钢在石化、油气输送、化学品船、核电、装备制造、建筑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在不断替代进口的同时也出口国际市场。

刘建军进一步指出,虽然我国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双相不锈钢产量仅占中国不锈钢总产量的0.79%,与发达国家1.1%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品种开发需进一步加强;产品标准还有待完善;推广应用加工、制造、施工、安装中许多问题需要供需双方共同解决。

李建民在总结发言时表示,近年来,全球双相不锈钢,尤其是中国双相不锈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在生产技术、科研、品种开发、市场应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从生产和消费方面来讲,2014年以来,中国双相不锈钢产量快速增长,高于同期不锈钢总量的增长速度,到2021年达到24万吨,占当年全球双相不锈钢总产量54.6万吨的44%。今年上半年,中国双相不锈钢产量再破新高,达到15.2万吨,同比增幅为15.53%。尽管双相钢产量仅为不锈钢总产量的0.73%,但其已经成为不锈钢品种中最有特色和发展前途的产品,是很多重点行业关键设备优先选择或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规格和品种方面,中国目前实现双相不锈钢板、带、管、棒、丝全覆盖,种类齐全。在常规双相不锈钢如2205品种的大幅增量的同时,经济型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产量不断取得新突破,特别是今年以来,镍、钼等贵金属价格大幅上涨,经济型双相不锈钢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研发进度也加快。在应用领域方面,双相不锈钢在石化、油气输送、化学品船、核电、海洋工程等成熟应用领域不断增量的同时,开发了湿法冶金、食品酿造、建筑和车辆结构等新的应用领域。

李建民认为,双相不锈钢大会的盛况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反映出关注和从事双相不锈钢研究的单位和人员不断增加,生产双相不锈钢的企业也在增加。特别是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工艺技术和原料优势,进行了多种工艺优化及改进,推动了中国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和不锈钢品种结构优化,提升了中国双相不锈钢的整体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影响着世界双相不锈钢的格局。

为了双相不锈钢的更好发展,他建议大家要在加强市场开拓、提高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共同努力。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太钢碳循环示范园、不锈冷轧厂和太钢博物园。

(图片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提供)

最新相关
钢坯市场一周回顾及后市展望(3.29)

钢坯市场一周回顾及后市展望(3.29)

中联钢专稿: 本周国内钢坯弱势下行,成交趋弱运行,厂商谨慎偏空情绪渐增。进入本周后消息层面未释放刺激性较强的政策,加之终端需求依旧缓慢,加之矿石、焦煤等市场价格表现不佳,负反馈、弱现实...

焦炭市场一周回顾及后市展望(3.25-3.29)

焦炭市场一周回顾及后市展望(3.25-3.29)

本周焦炭弱势回落,第七轮降价落地执行,降幅100-110元/吨,累计下降700-770元/吨,降后山西主流焦企准一湿熄焦出厂1650元/吨。周初随着焦煤价格持续下跌让利,焦企利润略有改善,但仍处亏损状态,生...

生铁市场一周回顾及后市展望(3.25-3.29)

生铁市场一周回顾及后市展望(3.25-3.29)

本周生铁市场价格表现不一,成交冷清。本周华北地区生铁市场弱势运行,成交低迷。市场方面,周内期钢、钢材、废钢震荡下行,商家心态受挫,成交价格有所松动,仍以一单一议为主。供需方面,个别铁厂...

长城汽车魏建军: 小米发布会名不虚传

长城汽车魏建军: 小米发布会名不虚传

[长城汽车魏建军: 小米发布会名不虚传]昨晚小米汽车 SU7 正式上市无疑是数码圈与汽车圈最大的热点,多名车企高管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并在之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今日下午...

重磅倡议!钢价一路低迷,能否峰回路转?

市场回顾期货方面,今日黑色系持续走低,螺纹收3412元跌61,热卷收3625元跌74,板材现货价格持续下行,多数商家成交一般,市场心态受损,对后市信心不足,铁矿石和双焦进一步下行,成本端支撑不足,目前...

万家基金黄海: 2024年可能成为拐点之年

万家基金黄海: 2024年可能成为拐点之年

[万家基金黄海: 2024年可能成为拐点之年]万家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黄海旗下基金发布2023年年报,他在年报中表示,展望2024年宏观环境,政策依然会在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等多目标下平稳发力,...

废钢市场一周评述(3.25-3.29)

废钢市场一周评述(3.25-3.29)

本周废钢市场偏弱运行。周初受成品材小幅回落影响,废钢价格有所松动,部分钢厂涨跌互现,调整幅度多在20-50元/吨之间。随着期螺持续飘绿,钢厂打压废钢价格意愿渐浓。其中华东地区主流钢厂多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