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掌握原料保障主动权,中国钢铁有底气

本报实习记者贾林海

较长时间以来,进口铁矿石以远超成本的价格侵蚀着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而超过80%的对外依存度让中国钢铁企业对此有苦难言。

进入2021年,在钢铁产能产量“双控”、能耗双控政策的严格实施下,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明显下降,带动矿价进入下行通道。自今年5月12日62%品位进口铁矿石价格创下233.1美元/吨的历史高位后,一路震荡下行,跌破100美元/吨,近期有所反弹。

面对已经进入减量发展阶段的既定事实,中国钢铁工业如何提升原料保障能力、掌握原料保障主动权,成为“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为此,在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来自钢铁、矿山、废钢、焦化等行业的专家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他们看来,“双碳”目标将改变我国钢铁供需格局,供需动态平衡将推动矿价进一步回归合理水平。

进入减量发展阶段,

中国钢铁工业对铁矿石需求减弱

钢铁产量下降、下游消费升级,叠加钢材进出口格局的转变,推动了我国对进口铁矿石需求强度的减弱。

今年初以来,粗钢产量压减政策效应持续明显。受此影响,我国进口铁矿石需求明显下降。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9.3亿吨,同比下降4.2%,其中10月份单月同比下降14.2%。

在供给侧迎来新一轮改革时,需求侧的变化也悄然而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在“双碳”目标下,中国钢铁工业要大力发展更加轻量化、长寿命、耐腐蚀、耐磨、耐候的绿色低碳产品,通过提高消费质量和档次,实现下游行业减量用钢、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

除了减量发展带来的铁矿石需求下降,钢材进出口政策调整同样影响着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071.6万吨,同比减少435.4万吨,下降28.9%;累计出口钢材5302.4万吨,同比增加1264.3万吨,增长31.3%。由于国内外钢材价差逐渐缩小,叠加国家先后两次调整钢材出口退税政策,使得钢材出口量呈现逐月下降态势。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秘书长姜圣才据此判断:“中国钢铁大规模出口的时代将不再持续。”

李新创表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80%以上,不过,从今年前9个月来看,我国铁矿石供需格局基本平衡,对外依存度降至75.7%。

开发国内外矿产资源,

为中国钢铁工业带来更多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巴西两国进口铁矿石约9.5亿吨,约占进口总量的81%,其中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量占比超过60%。

“我国进口铁矿石受到澳巴两国和四大矿山的高度垄断。”李新创指出,虽然2021年开始我国铁矿石逐步向“外减内增”趋势转变,但依然存在供应结构失衡的问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也指出,虽然目前铁矿石价格由于国内需求短期内迅速减少而大幅走低,但上游集中垄断的格局并未改变、铁矿石定价机制也没有变。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仍然是较长时间内影响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稳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

“只有真正改变铁矿资源来源的构成,才能从根本上补齐我国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才能将钢铁资源保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骆铁军说道。

谈及如何充分开发国内外矿产资源,李新创提出建议:一是要积极探索海外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保证持有一定比例的权益矿。对于铁矿石需求量大的钢企来说,可以通过合资、参股、控股等模式,加强海外权益矿开发。二是要加大国内找矿力度,稳定和拓展国内铁矿供应来源,形成多元、可控的资源供应模式。

姜圣才也表示,我国要加大国内铁矿开发力度,保持国内铁矿石产量稳定增长。他预计,2025年国内铁精矿产量将达到3.5亿吨左右,海外权益矿占比将超过20%。不过,他特别指出,目前国内铁矿采选业投资强度仍然较低,影响铁矿采选业发展。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铁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6%。虽然投资由负转正,连续4个月回升,但投资强度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政策约束和许可手续复杂是投资下降的主要因素,新建大型矿山项目建设放缓、资源接续工程和矿山技改项目进度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国内矿山产能的释放。”姜圣才分析道。

再生钢铁原料的粗钢贡献率

将大幅提升

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党支部书记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李树斌介绍,2020年我国废钢利用量约达2.6亿吨,相当于替代约4.1亿吨62%品位铁精矿,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自今年《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实施以来,高品质再生钢铁原料进一步得以充分利用,我国废钢进口量较去年有明显提高。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废钢48.99万吨,同比增长17.1倍。

“每用1吨废钢,就可以相应少消耗1.7吨铁精矿粉,从而少开采4.3吨铁矿石原矿,同时也有利于减轻焦化、烧结、炼铁等高能耗工序的生产压力。每用1吨废钢,也可以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比用铁水节能60%、节水40%。”李新创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废钢是可以无限循环使用的绿色载能资源,是目前唯一可以逐步代替铁矿石的优质原料。增加废钢供应能力是缓解我国铁矿石供应压力的重要途径。”

据姜圣才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生铁增量对粗钢增量的贡献为负值,这说明大部分粗钢增量来自废钢,废钢消费量增长明显,废钢的粗钢贡献率不断提高。

李树斌也指出,利用废钢炼钢与利用铁矿石炼钢相比,具有更显著的环境效益。中国钢铁行业想要真正实现超低排放和绿色发展,多用废钢、少用铁矿石,扩大短流程、减少长流程是重要路径。

不过,废钢回收利用并非一片坦途。李树斌指出,财税【2015】78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明确对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并未完全兑现,实施细则也没有出台。前8批478家准入企业中,只有不到1/3的企业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这对废钢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骆铁军表示,未来要继续加大再生钢铁原料回收力度,做大做强循环利用产业链。到“十四五”末,我国废钢量将从2.3亿吨增至3亿吨,废钢的粗钢贡献率将从20%提高到26%。

李新创预计,2025年我国废钢资源产量将达到3.4亿吨以上。未来5年~15年,我国废钢产量将逐步进入快车道,废钢资源将越来越成为铁矿资源的重要补充。

最新相关

8月上半月大宗耐火原料市场分析

王艳茹8月份上半月,鳞片石墨价格再度下滑,其余大宗原料价格暂时稳定。棕刚玉、白刚玉、烧结刚玉价格维持稳定。受铝土矿矿石供应依旧紧张、价格高位运行影响,棕刚玉成本支撑较强,下游需求疲软,...

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加0.5%

本报讯(记者朱晓波)7月23日,世界钢铁协会(WSA)发布2024年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数据。6月份,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协统计的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614亿吨,同比增加0.5%。上半年,71个纳入世界钢协统...

鄂钢6月份品种钢销量占比突破50%

本报讯 6月份,中南钢铁鄂城钢铁实现板材品种销售占比50.74%,达到今年初以来最好水平。上半年,鄂钢认真贯彻中国宝武"四有"(有订单的生产、有利润的收入、有边际的产量、有现金的利润)等要求,以...

6月份中国不锈钢净出口量环比增加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今年6月份中国不锈钢及主要原料进出口统计数据。6月份,中国不锈钢进口量环比减少,出口量环比减少,净出口量环比增加;废不锈钢进口量环比减少。从进口看,6...

鞍山紫竹4.9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升顶

7月23日,由中冶赛迪总承包建设的鞍山紫竹轻型特钢有限公司4.9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项目柜顶顺利提升,标志着该煤气柜安装工艺中精度要求最高、安装风险最大的施工工序顺利完成。该高炉煤气柜设计...

1-6月宁夏原煤产量5203.69万吨

一、原煤生产情况1-6月份,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5203.69万吨,同比增长6.6%,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烟煤4920.04万吨,增长8.7%;炼焦烟煤244.16万吨,下降19.1%;无烟煤39.4...

国内废钢价格跌多涨少 (7月13日-7月19日)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信息统计部上周,国内废钢价格跌多涨少,加工场地到货不多,商家操作积极性减弱,钢企生产意愿偏低,废钢需求难有提升。重点钢企废钢平均采购价格与前一周相比,重型废钢价格下调...

7月份上半月大宗耐火原料市场分析

王艳茹7月份上半月,大宗耐材原料市场价格稳定。受铝土矿供应紧张影响,成本持续高位,短期内棕刚玉价格难以下滑。由于氧化铝价格持续稳定,烧结刚玉价格并无波动,鉴于当前价格仍然较高,成交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