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去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321.49亿美元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杜燕) 2020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21.48亿美元,其中出口150.04亿美元、进口171.44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东盟在北京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65家,实际投资46.3亿美元;北京市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22亿美元。

这是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在13日举行的“北京・东盟投资合作日”活动上介绍的。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进程。30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经济融合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北京与东盟各国交往密切,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闫立刚表示,北京与雅加达、曼谷、河内、万象以及金边等都是友好城市,双方在经贸、科技、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交往频繁,取得了惠及双方人民的丰硕成果,也为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他指出,北京与东盟经贸投资合作保持良好势头,展现了坚实的基础和发展潜力。2020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21.48亿美元,其中出口150.04亿美元、进口171.44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东盟在北京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65家,实际投资46.3亿美元;北京市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22亿美元。

“随着北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京新设东盟企业名单不断增长。”闫立刚表示,近年来,泰国正大公司、红牛公司、新加坡康宁公司、老挝永珍商行等都纷纷选择落户北京。众多北京企业也通过投资、承包工程等方式参与了东盟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矿业、电力等领域合作:北京城建承包印尼高速公路五标段项目、中农国际老挝钾盐项目运营平稳;泛海控股投资建设的印度尼西亚工业园165兆瓦火力发电机组项目、京首创收购的新加坡ECO工业环境工程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闫立刚指出,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正在增加。新形势下,北京将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北京与东盟各国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他提到,除了基础设施、能源等传统领域,北京“两区”建设着力推动科技、金融、教育、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医疗、数字经济、航空服务、专业服务等九大重点领域突破性改革任务取得实效,进一步吸引东盟国家企业来京投资兴业,鼓励有实力的北京企业赴东盟参与新兴产业投资合作。在拓展北京企业发展空间的同时,推动东盟国家高新技术、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实现双方深度对接和更广融合。

去年10月,北京市商务局正式上线“京企‘走出去’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北京市企业“走出去”提供资讯、政务、金融、商务等综合服务。闫立刚表示,欢迎东盟相关商协会等机构关注该系统,共同助力双方投资合作迈上更高台阶。

今年9月,北京将举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闫立刚称,欢迎东盟各国驻华使节、商协会及企业关注服贸会、参与服贸会,通过服贸会平台,拓展合作空间,推动双边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