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给不少人最大的感受应该就是商品价格的变化了,可以说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迎来了“涨价潮”。似乎除了猪肉在降价外,其他行业都是在提价的情况。包括大宗商品、钢、铁、卫生用纸等,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知道本身今年工资水平就没有太大变化,如今还面临生活成本提高,对于不少人来说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之所以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涨价效应”,和美联储“大放水”是有关的。由于美国不断印钞导致通货膨胀出现,而这一风险基本都分摊至全球各国了。
换句话来说不管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无一例外都受到了影响。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为了应对原材料上涨的情况只能适当调价,以此来保证企业利润。不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本身在市场的销量就不算稳定,如果盲目跟风提价的话,不仅会影响到老百姓购买欲望,口碑可能也会因此受牵连。
对此不少老百姓表示担忧,一旦全球迎来通胀,生活中不少商品都“悄悄”提价的话,老百姓该如何去应对呢?
实际上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进行有效资产配置。如果是前十年的话,将钱用来买房是最稳妥的。毕竟那时候房价处于低位,将资金用来买房还有实现升值的可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想要“抵消”通胀还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现在选择买房很明显已经不太明智了,毕竟现在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了,这时候选择买房能否保值都是个未知数。也就是说买房已经不是最佳选择了,对资金进行有效配置还是能够“抵消”一定影响的。比如投资黄金、基金等,让自己的“钱生钱”。
除此之外就是尽量缩减开支了,在“通胀时代”之下如果一味乱花钱的话,只会影响到整个储蓄计划。只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才能让通胀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材料涨价的前提下,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举措,不过主要针对的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按照规定来看,要求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同时采用多举措帮助小微企业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打击市场哄抬价格等行为。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由于钢材等上游原材料不断提价,导致下游企业的利润难以保证。有些企业是在涨价前接下的单子,但是之后钢材价格迎来大幅上涨,为了不损失订单这些企业只能“硬着头皮”做。从成本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假如之后继续接单的话,恐怕不仅难以盈利还会出现亏本的情况。
这时候国家出手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其实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毕竟普通老百姓只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平时日常生活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而这些小微企业如果没了订单,那么工人也会受影响,对于这些企业提供帮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来源:聚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