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重创印韩,美国通胀旋风席卷全球,我国为何能独善其身?

说起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今年的老话题了,今年美国的经济形势着实不容乐观,而且俗话说得好,美国打喷嚏,世界都要跟着抖,6月10日美联储公布了5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5%,预期是4.7%,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上涨3.8%,预期3.5%,创下1992年以来新高,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因为上个月美国通胀水平已经创出新高,5月份只不过是创出4月份新高而已,美联储这通胀水平,已经走出了主升浪的势头,货币大幅超发开始反应在物价之上,通胀水平已经彻底失控,如果美联储并没有收紧货币的话,相信6月份7月份都还会再接再厉,继续创出新高,而美联储官员,还在说目前的通胀水平只是短期的现象,并没有收紧货币的打算,更本质些,是在“民生日常+经济循环” ,和“私人财富+民众养老”之间的阶段性选择和重新洗牌

去年撒出去那么多钱看着没事,是因为疫情期间经济活动被抑制了,随着疫情结束,经济活动恢复,大通胀就来了,之前美国也洒了那么多钱,为什么没有通胀?

因为QE是通过股市债市撒钱,拿到钱的都是富人,富人拿到钱只炒股不消费,消费品自然不会通胀,但是去年开始QE已经到极限了,美联储必须转向直接把钱,撒到个人和政府这两个终端消费者,手里才能稳定经济,个人和政府拿到钱马上就会花出去,通胀自然就起来了,上世纪美国的大滞胀,就是因为凯恩斯货币政策加上中东石油危机,美元过剩和产能不足撞在了一起,但是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美国的好盟友印度与韩国,就在承受着美元带来的浩劫

在印度,牛奶和燃气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正在上涨,这给本已在与新冠病毒行疫情的经济冲击,作斗争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给莫迪政府带来了挑战,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印度6月份报告零售通胀率为6.3%,原因是食品和燃料成本上涨,推动消费者物价指数,今年首次高于央行设定的6%的目标,5月份批发通胀率创下近13%的历史新高,6月份降至12%,经济学家担心,印度可能再次陷入物价飞涨的怪圈,这种情况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印度的经济增长,并给该国领导人带来了政治负担,而韩国就更值得说道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很明显的感觉到,韩元压根就不值钱,当然像韩币这样不值钱的货币也确实不多见,据说只有20多个国家的货币币值比韩国低,其实韩元60年代初的币值比日元还高,但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通货膨胀也随之而来,到1973年,韩国开始发行10000韩元的纸币了,公允地说,1961年5·16政变以后,韩国几乎没出现过恶性通货膨胀,物价虽然年年上涨,但涨幅也算温和,直至今日,不过如果放出物价可能就让人瞠目结舌了,比如星巴克超大杯拿铁5.6k,统一价,酒店:东滩17w/晚,梨川15w/晚,都不是五星级,梨川那个酒店巨坑爹,但小地方已经是最高档奢华有内涵的选择了,计程车6-12k,视路程远近,都是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的车程,在韩国的校园食堂7k吃餐中饭,至于房价,东滩的小高层公寓,一套大概5-8亿,百平米左右,这价钱已经不便宜,因为三星的码农薪水普遍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们经常羡慕人韩国发达国家,但是实际上,他们生活压力还是蛮大的,不过也许有小伙伴会发出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受到美元的裹挟,而我国这种跟美国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却反而岿然不动呢?

事实上,我国印发的钞票也不算多,因为通胀率和增发量有关,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储蓄率在世界上也算高的,储蓄率高,意味着流通次数相对较少,那么货币发行量相对较大,不是应该很正常嘛? ,我国CPI的统计主要是以食品价格为主,包括房价等资产价格并没有计算在内,只是包含了房租,且占据的比重很小,而食品价格在中国是非常容易控制的,控制住了食品价格基本上就等同于控制了CPI,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商品交易都需要使用货币来结算,如果假定每一次交易,都需要使用现钱支付并且暂时忽略进出口,那么这个国家今年生产出的所有的商品,每一次被交易,就一定有等额的货币被交换一次,这样总的货币累积换手量,就等于商品的累积交易额,这次通胀叫所谓的输入型通胀,意思就是工厂为了生产而进口,的工业原材料贵了,导致我工厂的成本提高了,所以生产的产品以美元计价就贵了,那么为什么进口的原材料变贵了,因为原材料进口是以美元计价的,工厂需要付出美元购买,而现在全球美元太多了,有人问那美元不也是用人民币换的吗?

不错,但这个现在花出去的美元,不是拿现在的人民币换的,而是用的以前在国外积累的外汇储备,中国的汇率政策,人民币一直是控着额度,不可自由兑换的,那么我为什么说工厂生产的产品变贵了,国内消费者却不会感受到多少通胀呢,因为国内商品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人民币可没有通胀,人民币一直在偏紧,所以这就是两个大循环,国内以人民币购买原材料,以人民币卖出产品给国内,国外以美元购买原材料,以美元计价卖出产品给全球,并且用来购买原材料的美元储备多的是,所以我国才能在多次的危机中,做到独善其身来源:全球财经档案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