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瞭望|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钢铁快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始终是中亚国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

钢铁快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始终是中亚国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

在2022年中亚国家发生多起突发事件期间,中方多次表态力挺中亚国家政府维稳止暴,坚定支持中亚维护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中亚国家也毫不犹豫,给予中方坚定支持。在发展道路问题上,中国与中亚国家一致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的权力,彼此坚定支持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反对任何形式的“双重标准”,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土库曼斯坦前总统、现议会上院议长库·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曾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智慧和远见,让国家在稳定和自信的环境中,坚定不移地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中国与中亚国家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顺利解决了敏感复杂的边界问题,使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变成了友谊的纽带和合作的桥梁,既夯实了合作基础,也为世界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样板。

在打击危害地区安全稳定的“三股势力”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不断深化安全合作,建立了跨部门跨地区安全对话机制,就应对地区安全挑战保持密切沟通交流;大力提升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化水平,定期举行多双边联合演习和边境联巡,最大程度挤压了“三股势力”的活动空间,封锁了其流窜通道。针对阿富汗问题,中国与中亚国家联手推动阿民族和解与和平进程,共同打击贩毒和跨境犯罪。中国为中亚国家抵御“三股势力”渗透提供了坚强后盾,中亚国家成为中国维护西部安全稳定的重要屏障,共同形成了日益紧密的安全利益共同体。

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同中亚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实现了跨越发展。中国是中亚国家的第一大或主要贸易伙伴,是中亚国家商品的第一大或主要出口市场。中国还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最大投融资来源地。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由最初的几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702亿美元,增长100余倍;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额也从几乎空白增至近400亿美元。

同时,中国同中亚国家间的合作机制越来越丰富。中国与所有中亚国家都建立了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中哈间还建立了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根据不同国家的诉求,中国还同有关国家设立了针对性更强的合作机制,如中国-塔吉克斯坦农业合作委员会、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减贫合作机制等。这些不同层级的对话合作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政治互信,也可及时消除合作障碍。

中国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产能,且适合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已经有一大批合作项目在中亚国家落地生根。目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已确定的产能合作重点项目达数十个,涵盖汽车、能源、冶金、化工、医药等众多领域,投资总金额超过200亿美元。上述项目必将有效缓解中亚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紧迫难题,助力各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中国同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具有开展合作的天然地理便利性。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正致力于打造涵盖公路、铁路、航空、油气管道的全方位、立体化联通网络。中吉乌铁路于2022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今年年中将完成可行性研究,年内有望进入实施阶段。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中亚产品提供了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80%以上过境中亚的中欧班列成为横贯欧亚、便捷高效的东西方物流“大动脉”,在新冠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生命线作用。

中国和中亚国家正聚焦绿色发展,着眼未来。双方将在不断扩大经贸、产能、互联互通、抗疫、能源和粮食安全等领域合作的同时,拓展数字金融、跨境电商、绿色基建等创新合作,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等新增长点,着力再造一批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优质项目,推动彼此合作更上层楼,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走实,为助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新贡献。

相知相亲,夯实友好关系民意基础

在30多年的友好交往中,中亚国家民众的对华认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外部势力不断挑唆,但睦邻友好一直是中亚国家对华的主流声音,互利合作一直是相互关系中不可改变的大趋势。

中国-中亚人文合作机制不断健全。中国与中亚五国均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并执行了年度文化合作计划。地方、高校、智库、媒体、文艺团体等交流密切,科技、医疗、旅游等合作方兴未艾。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感人故事被搬上了银幕。近期,中吉、中塔、中土将推进互设文化中心,进一步提高人文合作水平。

语言是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之初,中国几乎没有教授中亚国家语言的高校,目前已有近10所中国高校开设了中亚国家语言课程,其中有4所中国高校设立了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2所院校开设了哈萨克语专业。在中亚地区,“中国热”“汉语热”在各国不断升温,现有孔子学院已达13所,孔子课堂24个,中亚国家在华留学生超过2万人。

民间交往便利化水平也逐步提高。目前,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给予中国游客14天和10天免签证待遇。未来,中哈有望达成互免签证协定,两国还拟分别在西安和阿克托别互设总领馆。中国同中亚国家人员往来正在加速恢复,中国-中亚旅游合作将迎来春天。(文|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自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景晓玉)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