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和评理 | 美国加剧科技战贸易战=自伤自残

在中国因安全问题禁售美国美光科技公司部分芯片后,华盛顿政客们蠢蠢欲动,威胁要打击更多中国高科技企业,试图将对华科技战升级。

历经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国相关部门21日晚宣布,由于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美国美光科技公司在华销售的芯片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停止采购该公司产品。对此,华盛顿不仅没有建议美光改过自新,而是将矛头指向中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皮埃尔坚称禁令“没有事实依据”,美国众议院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则敦促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先进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制造商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下手,实施制裁,进行报复。

在此之前,华盛顿就以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为由,禁止批准采购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技术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的新电信设备。此外,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也登上美国黑榜。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制裁毫无事实依据,而且给这些中国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挑战"的严重冲击,2022年华为公司利润下降近70%。尽管如此,美方依然不肯罢手。据报道,美国正在酝酿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投资中国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和先进半导体等高端科技产业。

美国任何可能的报复和制裁措施都有可能加剧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科技和贸易争端,给已恶化的双边关系雪上加霜,也将给脆弱不堪的全球供应链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华盛顿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恶意打压中国企业,企图扼杀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发展,不仅于中国不利,也不利于美国,并且殃及世界其他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此,我们希望那些充满零和思维,一门心思加强对华科技战的美国政客们能尽早明白这一点,不要再做自伤自残的蠢事。

在中国因安全问题禁售美国美光科技公司部分芯片后,华盛顿政客们蠢蠢欲动,威胁要打击更多中国高科技企业,试图将对华科技战升级。

历经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国相关部门21日晚宣布,由于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美国美光科技公司在华销售的芯片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停止采购该公司产品。对此,华盛顿不仅没有建议美光改过自新,而是将矛头指向中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皮埃尔坚称禁令“没有事实依据”,美国众议院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则敦促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先进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制造商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下手,实施制裁,进行报复。

在此之前,华盛顿就以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为由,禁止批准采购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技术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的新电信设备。此外,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也登上美国黑榜。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制裁毫无事实依据,而且给这些中国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挑战"的严重冲击,2022年华为公司利润下降近70%。尽管如此,美方依然不肯罢手。据报道,美国正在酝酿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投资中国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和先进半导体等高端科技产业。

美国任何可能的报复和制裁措施都有可能加剧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科技和贸易争端,给已恶化的双边关系雪上加霜,也将给脆弱不堪的全球供应链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华盛顿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恶意打压中国企业,企图扼杀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发展,不仅于中国不利,也不利于美国,并且殃及世界其他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此,我们希望那些充满零和思维,一门心思加强对华科技战的美国政客们能尽早明白这一点,不要再做自伤自残的蠢事。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