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福州罗源: 加快宝太110万吨冷轧项目建设进程

周天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罗源湾现代化临港工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加大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工业的发展。2022年二产增加值171.63亿元,占GDP总量54.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63.59亿元,主要有冶金、建材、轻工食品、船舶修造、机械制造等工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临港产业群和口岸经济带。我县围绕加快建设罗源湾千亿绿色钢铁基地目标,充分发挥罗源湾港区扩大开放优势,做大做强做优钢铁冶金产业,聚焦宝钢德盛、罗源闽光、亿鑫钢铁等龙头企业,重点引进冶金建材上下游产业环节,并推动企业扩能技改,持续优化钢铁产品供给结构,推动钢铁产业向高端发展,冶金钢铁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57.58亿元。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罗源湾现代化临港工业发展的建议,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当前我县正加快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和福州都市圈建,大力推进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临港工业。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优化工业结构

(一)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快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尽快达成628万吨炼钢产能;二是协调解决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项目-酸洗(一期)工程环评审批问题,建设年产140万吨不锈钢酸洗生产线,实现290万吨酸洗能力;三是鼓励宝钢增设冷轧生产线,提高冷轧生产能力至70万吨(现有冷轧生产能力40-50万吨)。

(二)构建不锈钢冷轧产业园。近期重点发展冷轧项目,形成罗源不锈钢冷轧产业园。一是加快宝太110万吨冷轧项目建设进程,尽早实现项目投产;二是通过对凤贵山地块进行土地盘整,为宝钢建设冷轧项目生产线提供土地要素;三是强化招商引资,推进浙江甬金、广东嘉宝等企业就近发展冷轧项目建设。

(三)建设不锈钢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明确不锈钢下游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土地盘整、腾笼换鸟、牛坑湾填海工程等方式,谋划规整土地资源,建设不锈钢深加工园。利用宝钢在不锈钢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积极对接宝钢下游企业,以商招商,引进、培育一批不锈钢精深加工企业。

二、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

(一)严格项目审批,源头控制污染。根据《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2020-2025年)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严格审批临港区域内项目环评,钢铁企业项目环评审批按照增产不增污的原则严格审批,新批项目实行超低排放,原项目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从环保角度遴选项目,从源头上禁止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入,比如:金港组团禁止新增焦化产能,松山组团禁止建设大气污染型项目以及集中电镀、制浆、印染、医药、农药、酿造等重污染项目,牛坑湾/将军帽组团不发展冶金产业。

(二)实行总量控制,强化排污许可。区域内涉及VOCs排放项目落实倍量削减替代,坚持“以新带老”,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决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对因不能稳定或者超总量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企业,暂停审批该企业新增排放总量的项目;规范、完善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登记等措施,及时掌握企业排污情况;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单位,要依法责令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治;要依法查处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的行为。

(三)倡导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针对临港钢铁企业、火力发电厂、建材等重点企业大力倡导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鼓励节能降耗,构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生产体系,临港重点企业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三)保障临港工业项目用地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支撑,重点启动牛坑湾围填海、台商区海域验收、鉴江湾的收储盘整和金港工业区周边用地的拓展工作,进一步释放新增用地。同时提前做好项目谋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的盘子,在指标及用地报批上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逐步实现由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