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每台电视机平均折算下来有塑料3.5公斤、铁1.4公斤、铜600克、铝100克。园区展示的这些数据,刷新着记者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认知。回收的旧轮胎可加工成新轮胎,回收的泡沫塑料可制成外墙保温板,回收的废旧纸箱可以打浆造纸制成新的包装箱,回收的废钢再加工后可直接进钢厂……兰州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作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里的各种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工项目,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也是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
钢铁快报:到2025年,生活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基本建立,“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全市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步显现,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实现此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谋划建设工作:一是把“无废城市”作为建设“精致兰州”的有力抓手,健全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二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优先源头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全过程无害化,通过鼓励市内重点企业到2025年建成30家绿色工厂,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大幅减量;三是通过建立50项“治废”制度体系,健全固体废物法规制度,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四是以机关、酒店、学校、社区等为重点,培育160个各类“无废细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我市四个方面的谋划建设工作既有全面推进的顶层设计,又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制定实施路线图,实行差异化的推进策略。同时,还对动员全社会参与,让“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进行了部署要求。
建设“无废城市”,还需要激活“无废细胞”,才能使其渐入佳境。我们的城市就像一个有机体,工厂、社区、学校、商场、景区等就是它的“细胞”,从激活“无废工厂”“无废社区”“无废学校”“无废商场”“无废景区”等“无废细胞”着手,持续推进各个环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推动各个单位部门和市民群众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持续地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无废城市”,将有力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兰州市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