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找寻金川产业链中的工业共生"系列报道之镍都实业: 变"废"为宝、修旧如新的神奇戏法

钢铁快报:镍都实业:变“废”为宝、修旧如新的神奇戏法

走进金川集团镍都实业公司万方实业公司3万吨废旧塑料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现场,右手边是回收塑料袋的储存分拣区域,2名工人正在进行初步的分类规整,一个个包装袋被铺展压叠、捆扎成垛,叉车来回穿梭将捆扎好的塑料袋运进左手边的厂房。

镍都实业公司工业织布制袋公司制袋车间。景玉宝/摄“我们每年可以从集团公司内部回收这样的废旧塑料包装袋大约3500吨,经过处理加工,这些袋子就变成可销售的PP再生颗粒产品。”万方实业工业织布制袋公司副经理王宗伟介绍。

废旧包装袋的处理工艺并不复杂。经过初步分拣的塑料包装袋进入破碎清洗系统,经过两次破碎、两次漂洗后的塑料丝进入自动料仓,再经过熔融挤压冷却形成一根根塑料条,最后被造粒机切割成直径3mm左右的小颗粒。这就是最终产品——PP再生颗粒,也被称为聚丙烯再生颗粒。

“受回收量影响,PP再生颗粒年产量在2000至3000吨之间。”王宗伟表示,其中70%外销生产注塑产品,剩下的30%进入塑料包装袋生产线。目前,塑料包装袋生产线所使用的自产PP再生颗粒料已占到所需原料的60%以上,每年可产出700万条建筑、化工领域用再生编织袋。

与废旧塑料回收产业相比,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块头”废旧资源的回收历史更为悠久。

李文彬是万方实业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的副经理,从他的办公室窗户向外望去,楼下空地上密密麻麻堆砌着各类锈迹斑斑的电器、设备、铆焊件、机械外壳等废旧物件。“我们这一块儿业务就是充分把公司内部产生的废旧物资或中间物料吃干榨净,使其在产业链内部循环利用,降低相关原料的采购成本。”谈起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李文彬声量渐增。

金川集团再生物资管理规定要求,再生物资管理坚持“应收尽收,统一管理,先内部利用、后对外销售”的原则。镍都实业公司明确提出将废有色金属及废合金产品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划归新能源科技公司负责。

镍都实业公司管材生产现场。景玉宝/摄新能源科技公司技术员张平德告诉记者,回收来的废旧物资经过分拣加工处理,铜会供应高精电子铜带或磷铜项目、塑料供应塑胶科技公司、钢铁供应铸造新材料公司,剩下无法内部消化的废旧物资上交再生物资回收站。

2022年,新能源科技公司回收废铁、废钢、塑料等废旧物资约7000吨,从各类废品中回收的铜量达100吨。而这些只是金川集团产业链上产生的可回收利用废旧物资的一部分。

“我们能够消纳厂区产生的约60%的废旧钢铁,产生的经济效益有9000多万元。”镍都实业公司金川铸造新材料公司经理尚新泉表示,采选冶化等主流程单位在检修、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旧钢铁是实业公司铸造产业存在的基础,而该公司生产的50%的耐磨铸球及磨段、80%的耐磨铸件、100%的耐热铸件都会重新流入金川集团矿山、选矿、冶炼等环节使用,完成废旧钢铁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完整循环。

金川铸造新材料公司是金川深加工产业链上唯一生产铸造产品的公司。在其7000吨非标铸件树脂砂生产现场,工人正操纵着钢水包作业,火红的钢液从浇口灌进砂型内,刚刚浇铸成型的铜阳极板钢模、球磨机衬板、高冰镍浇铸模等半成品还散发着余温。

镍都实业公司铸造新材料公司中频炉作业现场。景玉宝/摄按照加工处理流程,回收来的废旧钢铁要经过分拣和切割,确定料块的主要成分才会进入熔炼炉。在熔炼过程中,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还需要加入其他物质,别看这些额外的添加物只占少数,却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所以每一类产品的化学成分表就成为铸造企业开拓市场的核心“密码”。

正是凭借这份不断摸索磨炼出的“密码”,金川铸造新材料公司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铸造磨球及磨段的生产基地,生产的耐磨铸球及磨段、精密铸件和耐磨铸件等产品远销新疆、青海、陕西、宁夏等地。

“我们还在不断拓展外部市场,大力发展精密铸造,产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尚新泉对金川铸造产业的未来满怀信心。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