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中国宝武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通过“专业化整合、资本化协同、集成化创新、系统化运营”,推动“一基五元”攥指成拳、聚沙成塔,构成了钢铁产业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走出了一条从传统产业集团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的新路。
钢铁快报:绘制“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产业链
钢铁快报:构筑“资本运作+高效联动”价值链
钢铁快报:打造“主业协同+统筹布局”供应链
钢铁快报:打造“跨域融合+技术迭代”创新链
持续推进“四个一律”目标,加快打造智慧钢厂。中国宝武积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仿真、AR等新兴信息技术,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实现黑灯工厂、无人库区、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推动现代高科技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推行“制造环节操作室一律集中并搬离现场”,打破传统工厂管理架构;通过推进“人工体力操作岗位一律机器人”,加快工业机器人、无人化行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通过推进“设备运维一律远程”,推动公司设备管理体系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一律上线”,强力推进各子公司网上采购和钢铁产品网上销售。
推进流程再造,实现跨产业、跨空间及人机互通融合。中国宝武基于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钢铁企业组织形态和集团企业治理体系变革,推动集团层面跨产业、跨基地数据互通融合,根据要求建立销售、采购、制造、财务、公益等各类业务数据域,以数据应用支持产业互通,推动子公司层面“一总部、多基地”跨空间互通融合,以统一销售、统一采购、统一财务、统一标准、统一制造、统一服务为抓手,缩小基地间的差异,确保不同制造基地、不同类别的产品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生产。
借鉴启示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要从资本链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四链”融合、升级视角出发,充分发挥资本运作平台的优势,持续推进全产业链优化布局发展,推动“专业整合+高效联动”价值链运作,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等跨域融合创新链升级,推动供应链体系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充分体现国有资本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1、由“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绘制全产业链生态图谱
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通过重组收购、入股或“入股+运营”等多种方式,加速海外产业链布局,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资本运作聚焦工程技术、产成品综合服务、智能运维、工业品采购及供应链金融等钢铁产业链核心服务要素,全面提升面向全产业链的技术、交易、物流等服务体系及能力。
2、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构建国有资本运作体系
加强对宏观形势、行业态势的研究预判,完善决策主体明确、决策权责清晰、决策程序规范的“前中后”台联动决策机制。更多利用市场化手段和平台,优化上市资产产业布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价值,盘活存量闲置资产。专项推荐拟混项目,优先引入有协同效应的产业投资人和战略投资者,引领生态圈建设方向。
3、由“流通型”向“融合型”转变,推动跨域融合场景升级
持续构建“分布式云计算中心、覆盖全国的高速承载网络、工业互联网生态平台、统一云化部署的大数据中心架构”,为互联网客户提供数据中心及云计算服务能力,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实现数据驱动创新业务新场景奠定基础。
4、由“稳定器”向“话语权”转变,构建全供应链服务平台
加强与国内矿产资源行业企业协同,共建可持续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扎实做好海外矿产资源项目基础调研,构建投资风险评价体系,有效支撑重大矿产资源项目决策。加强与相关地区的标准化对话,充分发挥标准在构建全球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