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引金融活水,润实体经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一线观察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多地调研,切实感受到金融支持稳增长力度持续加大,为实体经济稳步复苏、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添动力

在江苏,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多亩的新建产业基地正在加紧施工。“新生产线明年投产后,公司年产能将提升近一倍。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我们将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公司董事长施敏捷说。

多年一直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安吉久大家具有限公司,今年准备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打开国内市场。

在调研中记者感受到,无论是谋求出海的精控能源,还是拥抱国内市场的久大家具,实体经济的活力、企业发展的动力正在不断积蓄。这背后,离不开金融的力量:订单快速增长的精控能源获得了农行江苏分行2.5亿元的综合授信,久大家具则拿到了农行湖州分行创新推出的“绿色普惠贷”100万元的贷款资金……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的金融政策陆续出台,企业融资获得感不断增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今年前5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约12.7万亿元。截至3月末,17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8万亿元。

“水务工程项目投入大、推进时间紧,短时间筹措资本金难度较大。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支持下,农发行东莞市分行提供3583万元资金解决了项目资本金难题,为虎门宁洲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启动按下‘加速键’。”广东省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永权说。

金融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农行苏州分行联合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为徕特康(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了1000万元的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瞄准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趋势,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正在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力点。

从超精密贴膜技术到真空贴膜技术,再到无掩膜光刻技术……东莞思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项项技术突破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支持。今年一季度,借助中国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政策工具,东莞银行为思沃智能发放贷款500万元,满足企业在产品投研、生产方面的资金需求。“自主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所幸发展道路上有银行支持,帮助我们突破核心技术攻关。”公司董事长王建勋说。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简单地退出低端产业,而是通过金融资源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农行绍兴柯桥支行行长陈富告诉记者,该行通过排污权质押,向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放了1.9亿元的贷款。

“先进制造贷”“产业园区贷”“绿色高质量制造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不断涌现的创新信贷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产品创新背后是机制创新。“科创企业的价值判断、风险识别不同于普通企业,我们通过组建专业化的科创团队,创新专业化评审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好地读懂科创企业。”农行苏州分行公司部科创中心负责人说。

优化融资环境缓解企业痛点

随着今年箱包行业逐步回暖,浙江省平湖市新秀集团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20%。

“在政府支持下,我们抓住机遇增订单、拓市场,收获了多笔实实在在的海外订单。”新秀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仅靠企业本身,还需要金融机构蓄力支持。

农行浙江分行国际金融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外贸企业“增订单、保市场”保驾护航,今年前5个月出口信保融资同比增长40%。

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记者发现,经济下行压力下,不少银行正在通过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为企业恢复向好提供更多支持。

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双向努力。记者观察到,当前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加理性,精打细算,不盲目增加财务负担。

对于融资支持,企业还有更多期待。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