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李强总理召开的这场座谈会释放哪些信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李强总理还表示,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

那么,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李强总理又为何强调要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财联社记者围绕相关问题采访多位专家学者。

“需要在科技创新、数字中国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强调两个关键期,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一个是恢复,是将宏观经济修复到疫情前水平,这是当前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另一个是升级,是应对中国全球竞争压力的关键所在,需要在科技创新、数字中国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这轮经济复苏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需求不足。“但事实上,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年初对经济恢复的预期太强烈,所以很多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但经济恢复要遵循客观规律,而很多人预期出现的需求大爆发不符合经济恢复规律。另外从宏观政策上我们也不可能像2008年那样去搞强刺激政策,因为这会带来很大后遗症,比如新的产能过剩。”胡麒牧说。

二是产业结构的原因导致需求不及预期。当前不少人拿中国和美国去对比,认为美国恢复的不错,但中国刚放开时恢复的还不错,但从4月起就后劲不足。事实上,这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美国的第三产业占经济结构80%左右,另外美国放开后,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会给它带来持续的需求拉动。

胡麒牧进一步分析,中国是541的结构,第三产业只占中国经济的百分之50多,我们还有40%左右的第二产业,这就注定了不能完全依赖劳动力的流动带来需求,中国大量需求都是来自于产业端,这是没法单纯通过解除人员流动限制恢复的,其需要更深层次的内生机制。比如产业链上下游如何协同打通。

“用内需来对冲可能带来的外需萎缩”

会议提出,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胡麒牧表示,稳就业和稳增长是绑定在一起的。稳增长的政策还是要传递到企业端,当前不少企业流动性减弱,资金链紧张,要在减税降费、信贷支持等方面发力。二是要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劳动力红利在减弱,人工成本在上升,这本身就对企业有冲击。短期来看,受宏观形势影响,很多民营企业库存堆积,生产意愿较低,而这也会让企业缩减用工人数,要把降低用人成本的政策实实在在的给到企业端。

盘和林对财联社表示,稳增长、稳就业的发力点在科技创新,当前对稳增长、稳就业的路径有很多,但需要清楚一点,那就是我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总体空间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要突出重点。而当前,传统基建的投入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用老办法会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率,所以要将更多资源放在科技创新上,这里既包括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也包括政府大力参与到技术研发当中,尤其注重利用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多元化方式增加低门槛就业。

会议还表示,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对当前经济形势,要全面、辩证、长远地分析研判,既看一般性也看特殊性,既看增速也看结构和动能,既看国内也看世界,既看当下态势也看长远趋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胡麒牧表示,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自于外部。比如美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限制的法案,比如联合荷兰、日本在芯片产业对中国进行限制,这对中国制造业冲击还比较大。一是未来芯片会出现供应的不足。二是会带来预期冲击,其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可能会寻找代替中国市场的方案。这两方面叠加会对中国的外需产生影响,所以未来要持续挖掘内需潜力来对冲可能带来的外需萎缩。

央企国企交流机制相对畅通,要加强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交流机制

李强还表示,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

财联社注意到,根据国资委网站,7月5日,国资委近期建立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圆桌会议沟通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有关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座谈交流的形式,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多地政府在政企沟通常态化工作出台相关措施。例如,辽宁鞍山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开展企业家恳谈会,实现开诚布公探讨。四川自贡印发《自贡市营商环境政企互动沟通工作机制》,采取早餐会、咖啡座、下午茶、沙龙等形式,不断拉近政企距离,双方畅所欲言、自由互动。

盘和林表示,最了解市场和经济的应该是企业,所以常态化交流能够让决策者更快的了解经济的实际情况,避免信息不足导致决策失误。本届政府一直强调社会调研的重要性,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施政思路,这是件好事。政企交流可以设置网络平台,进行长期、常态化、持续性交流。

根据国家统计局消息,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3%,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胡麒牧分析,看经济活跃程度一定要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因为90%的市场主体都是民企和中小微企业。从经济指标来看,财新网公布的PMI采集样本主要来自于中小企业,我们会观察到财新中国PMI数据出现回落,说明当前经济景气度下降,民营企业恢复的动能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李强总理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央企、国企和政府之间是有一套非常畅通的机制去反映问题,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相对薄弱,政府需要倾听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声音,也需要建立好自下到上的畅通机制。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在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和成绩

李强还指出,要注重把握转型的“窗口期”,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各地都有着很好的最佳实践。比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在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和成绩。它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阻碍作用。其中,广州都市圈包括“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也开始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开始探讨如何将广佛肇的金山银山和粤北地区的绿水青山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