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鞍钢上线国内首个无人驾驶铁路货运编组站|钢铁财经资讯速览

鞍钢上线国内首个无人驾驶铁路货运编组站

近日,由鞍钢集团与中国通号集团联合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动驾驶系统“FAD型货运站场自动驾驶系统”在物流运输部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该站成为国内首个无人驾驶铁路货运编组站。“FAD型货运站场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进路办理、机车走行智能化,为铁路、冶金、矿场、码头等铁路运输相关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钢中厚板在线淬火工艺技术实现新突破

日前,首钢中厚板在线淬火工艺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在京唐4300毫米产线调质态高强钢批量化生产中实现成功应用,累计产量2万余吨,最大厚度规格达70毫米。

在线淬火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排放少、成本低等显著优点,对节能减排和提升绿色化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河钢邯钢60N规格U71MnG百米高速轨供货朝凌高铁

日前,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为满足朝凌高铁对钢轨的性能和质量要求,河钢邯钢持续深化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对接交流,持续推进各铁路局产品认证,加快实现重轨钢种规格全覆盖。60N、75N、60E1等10余个规格钢轨产品实现量产,可满足160公里、250公里、350公里等时速的行驶要求。

太钢实现富铜抗菌相快速分析助推抗菌不锈钢开发生产

近日,太钢技术中心基础与应用研究室开发出适用于抗菌不锈钢大面积薄区的制样方法和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富铜抗菌相的快速分析,成功率达到98%以上。该实验方法的成功开发,大大提高了抗菌不锈钢试样的制备效率,检测分析周期由过去的7天缩短到2天,缩短了交货周期,结束了大生产需要“等报告再生产”的历史,加速了太钢新型高端抗菌不锈钢的研发进程。

国内首创——包钢钢管公司成功试制桥梁用耐候无缝钢管

近日,包钢钢管公司460分厂成功试制Q345qDNH桥梁用耐候无缝钢管120吨,并发往用户。该产品填补了无缝钢管行业在耐候钢领域应用的空白,实现国内首创。

攀钢热作模具扁钢畅销国内外高端市场

9月9日,攀长特轧钢厂扁钢作业区高端用户区域,两个牌号的高端热作模具扁钢整装待发,将陆续发往国内外市场。截至目前,该公司今年高端热作模具扁钢交货达1300吨,同比增长98%。

据了解,攀长特生产的牌号为1.2344、CTNSH13热作模具扁钢具有较高的热强度和硬度,以及良好的韧性、抗疲劳性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铝、镁、锌等合金压铸模具行业和热成型模具及部件,在模具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柳钢集团与华远陆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0日,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首日,柳钢集团与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远陆港集团)在南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互相尊重、自愿平等的前提下,成立合资公司,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合作,为柳钢集团提供生产所需的优质煤、焦资源,积极保供保产,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

下一步,双方还将顺应国家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合作共建港口物流基地、废钢铁以及进出口业务等方面寻求合作,进行积极探索。

国际三港动力煤价格纷纷上涨

9月3日-9月10日,国际市场整体供不应求,国际动力煤价格纷纷上涨。上周,国际终端用户进口需求稳步增加,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周环比小幅上涨;南非煤出口量仍偏紧,同时印度需求有所增加,推动理查兹港动力煤价格周环比继续上涨;欧洲地区动力煤现货供应较为紧张,而终端耗煤需求较为旺盛,支撑欧洲三港动力煤价格周环比明显上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新相关

印度机械需求有望加码?

知源近年来,随着印度政府在交通、能源和城市领域的投资持续加码,该国逐步迈入基础设施建设新时代。这一新形势令该国的建筑承包商和设备制造商看到了机遇--印度对现代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