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增添"含绿量" 提升"含金量"--重点行业企业加快节能降碳行动扫描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11日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宣传活动。记者在多地采访这些企业了解到,节能降碳的“含绿量”正不断在实践中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含金量”,铺展出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画卷。

作为有120余年历史的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上海电气7月10日入选“上海市2023十大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产品”名单。其入选的产品并非传统的火电、核电装备,而是一套海上风电的机组。

“我们发布的全新一代海神平台16+兆瓦全海域大容量风机,是目前已中标最大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的机组。”上海电气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每年每台机组可输出超过6600万度清洁电能,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万吨。”

从火电装备到风电机组,低碳转型激发了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动力。如今,上海电气形成了“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7月10日,在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来自电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纺织、轻工、煤炭、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的12家行业协会和19家企业负责人共同签署发布《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宣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姜维表示,在实现绿色转型的经济社会变革中,各行业领域及重点企业责任重大,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南方电网广东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一座顶层布满了光伏电池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以‘零碳排放’为目标,开展了‘零碳’建筑的规划建设。建筑具备能耗极低、场内绿色能源占比高、调控灵活等特点。”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零碳”建筑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建标介绍,这个南方电网公司首个中型“零碳”建筑能量管理系统,是今年3月启动运行并通过验收的。

从降碳到“零碳”,产业一线“绿色浓度”在持续提升。在珠海横琴“零碳”建筑能量管理系统中,该建筑不仅有发电端和用电端,还有储能端,共计600千瓦时的储能电源,可满足节假日的光伏发电余量存储,实现本地消纳。

“如果将建筑的产能与消纳看作水池进水、出水,最佳状态是水池进出水稳定、水量均衡。在这个‘电能大池’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看似简单但操作复杂,而我们的‘零碳’建筑就能做到。”李建标告诉记者,“未来,我们还将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索氢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模式,将‘零碳’大楼节能经验复制推广开来。”

在“求绿”“求新”的过程中,企业们也实实在在尝到绿色发展的甜头。

在江苏苏州张家港市的江苏永钢集团货运厂区内,一辆辆行驶稳当、不见排放的纯电动换电重卡穿梭其间。从燃油到纯电转变,中间有一笔绿色发展经济账。

“我们之前主要采用重型柴油卡车,承担厂区与码头间的短途货物运输,不仅消耗大量柴油造成经济负担,而且存在尾气排放、噪声污染等问题。”永钢集团高压能源管理室技术主任师徐明向记者介绍道。

2021年起,该集团和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企业货运卡车“电动化”改造。截至目前,永钢集团已累计启用23辆电动重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约132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73吨,节省成本约420万元,“绿色颜值”与“金色产值”共生共赢,助力沿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当前,产业一线节能降碳的“绿意”,正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