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电煤市场供需双旺,未来双焦期价能否缓慢上行?

据国家能源集团13日消息,7月份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已有多项生产运营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数据显示,7月上旬,集团公司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完成99.1万吨,同比增长21.1%,其中7月7日完成102万吨,创天窗日最高发运纪录。7月10日,发电量40.9亿千瓦时,刷新单日最高水平。

自今年入夏以来,“全球最热气温”纪录被屡次刷新,全国大范围的持续高温也使得多地夏季用电高峰期提前到来。

煤电稳定供应凸显,双焦走势受影响较多

目前,国内水电的出力并不乐观,这也更突出了煤电稳定供应的重要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近几年电煤供应质量持续下降,电厂耗煤量增速持续高于发电量增速,电厂存煤热值低、结构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电机组出力。截至6月29日,口径内燃煤电厂煤炭库存1.2亿吨,同比增长2444万吨,为近4年以来最高,平均可用天数24.6天。

而电煤的价格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期货市场焦炭焦煤的走势。东吴期货研报显示,今年1-5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近1亿吨,其中90%是非炼焦煤,电煤目前供需双旺。因此电煤价格未因极端高温一味冲高。目前双焦受电煤价格走势影响较多,盘面目前仍为震荡偏强走势,关注电煤价格是否进一步突破。

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下游需求不足

除了煤电发力影响双焦外,钢铁企业的生产需求也不太乐观。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视频会议上表示,当前钢铁生产企业下游用户需求不足,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同时,焦煤的市场价格与长协价格出现了较大差距,煤钢焦市场处于明显的下行趋势。会议提出,煤钢行业应共同维护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多措并举避免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失衡发展。会议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坚持和完善煤钢年度定量、季度定价的长协机制;二是为充分发挥长协对煤钢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积极作用,煤钢企业将在6月召开的煤钢行业“2+4+4”机制会议上,共同研究稳定长协发运和价格趋势的相关措施。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石瑛此前表示,6月末国内火电厂存煤约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约2800万吨,增长16%,存煤可用约30天。石瑛还指出,当前煤炭市场供需偏弱,各环节煤炭库存持续攀升,“买涨不买跌”情绪浓重,煤炭中长期合同违约现象增多,部分中长期合同兑现率下降,煤炭中长期合同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连续5日放量上涨,双焦回暖能否持续?

在期货市场上,焦煤的价格近一周已连涨5天,焦炭也出现回暖,双焦自去年下跌至底部以来横盘长达一年之久,如今的涨势是否还能延续呢?

中钢期货研报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煤及褐煤3987.1万吨,环比增加0.73%,同比大增110.05%;1-6月累计进口22193.8万吨,同比大增93.2%。进口额方面,6月份煤炭进口额为448970万美元,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47.6%。据此推算进口均价为112.6美元/吨,环比下跌3.9美元/吨,同比下跌47.7美元/吨。2023年1-6月份,煤炭累计进口金额2767240万美元,同比增长49.2%。总体来看,煤炭进口呈现量增价减格局,考虑到6月份蒙煤通关恢复至高位,预计6月份焦煤进口将较5月份回升。

从供需面来看,目前煤焦供应能力相对充足,价格上涨节泰较慢,现多地独立焦企吨焦利润为负,不过亏损情况暂未显著影响到焦企生产积极性。研报进一步显示,需求端上,钢厂高炉开工保持高位,支撑炉料需求,铁水产量高位也是焦价提涨落地的关键因素。但进一步来看,成材淡季累库之势显现,钢厂高开工存在压力,后期关注高炉生产率变化。

研报最后总结到,短期内煤焦刚性需求保持高位,刺激焦价二轮提涨范围扩大,盘面迎小幅反弹。成材步入累库周期,高铁水存在压力,煤焦中长期偏弱趋势不改。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