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新平县180万吨冷轧钢板及下游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项目依托玉溪仙福钢铁180万吨1050mm热轧带钢产能,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道路、电力、供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吸引和聚集一批冷轧带钢加工、冷弯型钢加工企业入驻新平产业园区,同时延伸发展建筑装饰、家用电器、厨房电器、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环保设备、化工、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产业链下游领域。

《玉溪市“十四五”工业倍增实施方案》(玉政办发〔2022〕4号):整合提升绿色钢铁产业。以新平县、峨山县、通海县和高新区研和片区为重点,以产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升级改造为核心,促进钢铁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围绕打造全省第一钢铁大市目标,加快建设云南绿色钢城,推进以钢材为主的金属加工和配送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钢铁企业产能置换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延伸钢铁产业链条,重点支持企业开发住宅、工业厂房、桥梁等领域钢结构产品,以及船舶海洋工程结构用钢,电工钢,汽车、桥梁与轨道交通用钢,打造钢铁产业新高地。

《云南绿色钢城产城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年)》:依托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玉溪钢铁集团振飞钢铁有限公司、云南太标精工铸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实施转型升级产能置换为突破,沿大化产业园区和大开门片区,打造集钢材生产、延伸加工、材料研发和产品交易、现代物流、配套商业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构建“装备先进化、产品高端化、排放低碳化、市场国际化”现代钢铁工业体系。2023年后,云南绿色钢城钢铁企业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粗钢产能规模将达813万吨,成为继昆钢之后,云南省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

1.总体定位:绿色钢城产业发展带核心节点、绿色钢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绿色钢城产业经济增长极。

2.开发思路:以玉溪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老经济走廊、RCEP落地实施、云南绿色钢城建设为契机。以做精做强冷轧卷板产品线,延伸钢铁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为实施路径。构建以冷轧卷板加工为核心,普冷薄板、镀层板、涂层板、电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为引领,聚集家用电器、汽车制造、建筑装潢、仪器仪表、化学工业等重点产业的综合化绿色钢铁智能制造基地。

3.建设内容:新平产业园区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管理用房、道路、供水排污设施、电力天燃气系统管网以及产品研发检测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信息化云服务平台。企业投资建设冷轧卷板及精深加工生产线,包含酸洗连轧、冷连轧、连续退火、罩式退火、镀(锌、锡、铬)、平整、彩涂等生产机组。

玉溪是云南省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2020年,钢铁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681.5亿元。初步形成以玉昆、仙福、汇溪、新兴钢铁等为代表的年产量超百万吨钢铁联合企业,但在下游精深加工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

近年来,玉溪市积极打造绿色钢城,全力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工作,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钢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现已形成900万吨/年炼铁、1200万吨/年炼钢(占全省比重35%)、1260万吨/年轧材生产能力。钢铁产业已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玉溪已成为云南省钢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在玉溪市钢铁全产业链中,共有20户原材料供应企业,7户冶炼及延压企业,43户深加工企业。其中,主要钢铁生产企业有玉溪钢铁集团(含玉昆、仙福、汇溪等8户分公司)、昆钢所属新兴钢铁有限公司。

玉溪现有钢铁产品以钢筋、线棒材等建筑用钢为主,其中玉钢集团建筑用钢产品占比达90%,品种结构亟待优化;在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路线中,玉溪钢铁工业主要以建筑用钢、装备制造及五金产业用钢为主要产品升级路线。

玉溪钢铁工业产业链条“重上游、轻下游”特点明显,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钢铁延伸加工产业链短,缺乏普冷薄板、镀层板、涂层板、电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