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多地疯狂限电,这背后是实体经济的涅槃新生,还是限制企业的发展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拥有电,黑暗之下我们如何生活?

工厂停工停产,产能急剧下降,物价水涨船高,煤炭价格高升,电力供应紧张,生活之光可能就此暗淡,近期不断有停电限电的话题登上热搜,国内多个省份因为无计划、不定期的停电限电,为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甚至导致事故产生,限电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沿海地区对工厂进行拉闸限电,一周开工两天休五天,工厂不得不给大批工人放假,新购置的生产线无法使用,对企业造成不少的损失。

因为缺电才会限电,但我们为什么会缺电?

不少人认为煤炭涨价是主要原因,火力发电离不开一个字“煤”,这是我国电能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发电企业最大的成本,发电厂每发一度电,就要消耗两三百克标准煤。

我们国家为了保障民生,电价定得很低,而且变动幅度很小,这样一来发电厂的效益就和煤炭价格直接相关。如果煤炭价格低,那么可以盈利,如果煤炭价格高,电价又不能随便上涨,就很有可能产生亏损。

一般来说动力煤定价在300-500元每吨,电厂的盈利情况比较理想,如果煤价上涨到700元每吨,电厂基本就是在亏损的边缘徘徊了,但作为大多数国有发电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多数情况下就算是是亏钱都要保障社会供电。

但问题就是今年煤价涨幅太大,全国多个地区煤价都冲破了1000元大关,最高的地方甚至达到2000元每吨。

如此高的燃煤成本,再加上电厂的运行维护等费用,有的电厂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损1毛钱,千万别小看这1毛钱,以4台660MW(兆瓦)火力发电机组为例,差不多能供给二线城市一半的用电。

如果每度电亏损1毛钱,那满功率运行一个昼夜(也就是24小时),就要亏掉600多万,煤价高位运行,生产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大,大量生产管制电价的电厂都不愿意发电,从而出现供电不足的现象,但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

之前我们有说过,煤价再高也要保障民生,只要国家一声令下,哪怕每度电亏损1元都要发电,就像2008年南方大雪,煤价高涨,但为了保障老百姓不受冻,这电亏本也要发。

拉闸限电一方面是碳价高涨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但我们认真思考这次限电带来的影响,或将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

首先双碳政策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问题,我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管控得当,当全球其他地区还处于生产受限的困境当中,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已经开始发挥优势,工厂正常生产,产业链恢复正常,如此以来,也对大宗能源产生了高需求。

比如用电量需求就很大,而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发改委曾经就公布了一个通知,有10个省份在2021年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并对此提出了一级警告。

那么限电就是硬性控制能耗的有效手段之一,让企业不得不停工,从而减少碳排放,在黑暗中,工厂停工的情况下,中国的众多实体经济行业是否该沉淀下来,从铺天盖地的海外订单中,冷静下来,是在低端制造业上赚快钱,还是选择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生产。

疫情期间,国外的大量订单像雪花一般涌入国内。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 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

2021年上半年,中国全年商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中的占比达到16. 2%,创下历史新高,且这一增幅也是近20年之最。

照理说,中国的外贸行业应该是嘴都笑歪了吧,但事实却并不这样,烈火烹油的局面下,大宗商品价格疯涨,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

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生产原材料,中国对大宗商品的依赖有多严重,铁矿完全依赖进口,澳大利亚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铁矿资源,作为全球第一大铜进口国,中国的消耗量占世界的40%,但70%的铜把持在,必和必拓(公司名称)等国际巨头手里。

石油更不用说,虽然是渠道多元化,但最终的定价权还在美国手里。美国说涨价,几乎所有的化工品都要涨,而煤更是惨重,达到100%的涨幅,对于坐庄大宗商品的华尔街来说,翻倍涨价太容易了。

随便找个理由减产就能做到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为什么说是华尔街,因为像澳大利亚这些铁矿石企业,包括世界大多数原材料开采商,都是华尔街资本占据大部分股份。

包括力拓集团、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美国华尔街资本的持股比例都超过了20%,甚至达到46%,要知道力拓集团、淡水河谷、必和必拓是世界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就这三家企业占据了世界将近50%的铁矿石市场份额,而他们背后真正控制方就是华尔街。

大宗商品好涨价,加工成的商品却不好涨价,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一件衣服只需要10美刀,美国的底层人口特别喜欢,一旦商品涨价,且不说价格翻一倍,只涨价一半就可能失去一大群目标用户。

在无法掌控定价的情况下,中国面临很尴尬的局面,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卖什么,什么就降,即使是这样,我们却束手无策。

因为没有这些工厂根本无法开工,生产不了东西,企业死得更快,所以中国看似火爆出口,实际上根本没有落到好处,外国人抬高原材料价格,赚了大头,中国人辛辛苦苦加工,却只赚了小头。

外部情况如此严峻,内部情况更不乐观,大量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忍受涨价,赚少一点就是了,为了抢海外订单,不惜大幅降价,恶性竞争,内卷到不像样子,国外轻轻松松就买到了我们大量廉价商品。

而我们辛辛苦苦累死累活,结果最后却是赚了个寂寞,而且海外订单不可持续,疫情早晚会结束,周期早晚会停止,短平快一过,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国内大量企业为这些订单而新增的产能,都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彻底过剩。

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库存大量积压,新机器派不上用场,这些企业可就真的完了,所以限电也相当于是国家从源头限制了产能,控制生产节奏。

从限电的企业来看,国家应该也是有所考虑的,就拿关注度很高的东北地区来说,今年发改委警告能耗过高的10个省份中,其实并没有东北地区,但东北却是限电较为集中的区域,这是为什么?

首先从战略层面上来看,限的不是电,而是高污染的发电方式,限煤电、鼓励光伏和风电,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的光伏和风电能力全球首屈一指,印度和越南这样的国家都想复制我们走过的道路。

对不起,我们关上了大门,宣布不在海外建煤电项目,关上了其他国家想复制我们工业化的大门。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倒逼这些限电企业走上企业转型的道路,向更高级层次迈进。

我们来看看这电究竟是让谁用了?

民用电就不用说了,任何时候都应该保证,但我们聚焦到工业用电上,你就会发现问题,现在我们周围还有大量高耗能低效率的企业,他们消耗着大量的电能,在现在的高煤价情况下,有些工厂用一度电创造的价值,甚至还不如为了发这一度电。

国家贴进去的钱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你,会怎么办?

特别是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最费电,而这些项目中不少是加工出口商品,然后这些企业利用这些商品大打价格战,一个比一个报价低,到最后又是谁得利了?

如果国有电力企业还在拼命发电,就算国家给补贴,那亏的还是国家和人民的钱,如果都是像华为这样的高新科技企业,我想就算是亏钱,也要保证供电。所以目前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限电,限制这些高能耗低效率企业的用电量,优先保证高效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求。

通过限电政策,倒逼高耗能低效企业转型升级,而这也正好与国家的节能减排和碳中和战略不谋而合,一箭双雕之举,但我们的产业升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就拿东北地区而言,东北曾是全国的能源、重工业和农业基地,如今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说人口红利的不断流失,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东三省10年流失千万人,成人口负增长的重灾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

在2020年的各省经济排行中,辽宁省实际增速只有0.6%,经济增量刚刚突破2万亿元,和排名第一的广州省11万亿的成绩相差甚远,而黑龙江和吉林排在倒数几位更不乐观,但我们的产业升级是紧迫的。

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低利润率,到低消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率的趋势,是任何工业化强国的必然发展趋势。如果长期困在低端生产局面中,我们将极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另一种就是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主要表现在,生活成本水涨船高,薪资要求就会提高,低技术含量的商品利润就那么多,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才有可能盈利,而廉价劳动力没有的时候,技术和资金就会流向另一个人员成本更低的地方,唯一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方式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技术垄断的突破,不管从趋势和迫切程度来看,科技创新无疑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一环。

科技创新也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质变,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鹰的再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折断原本的翅膀和爪子,但从目前资源不均衡倾斜,以及居民支出的不平衡倾向来看,能有多少有效资源支撑断翅断爪期间的生存,是众多实体经济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回到东北限电问题,所有的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肯定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说东北一部分民用电就受到了影响,但这一问题应该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民用电一定是国家优先保证的,这涉及到民生和社会稳定问题。而更大的挑战可能是即将到来的冬季,届时全面采暖,民用电将达到一个高峰,并且冬季是枯水期,很多水电也给不上力,火电的压力将更大,所以现在就必须未雨绸缪,国家现在一方面在限电节煤,一方面也在积极落实煤炭的供给问题。来源:今日头条

最新相关

安钢股份桥梁钢中标武汉重点市政工程

本报讯 近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安钢股份生产的桥梁钢成功中标武汉市某重点市政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钢股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特钢要效益"的力度,全力推进特钢转型。销售团队主动出击,...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7月24日,山钢日照公司X70M高端管线钢正在码头装船发往沙特(如图)。近日,山钢日照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成功斩获沙特市场5.5万吨X70M高端管线钢热轧卷批量订单。面对沙特天然...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在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柳钢家电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16%。今年初以来,柳钢销售中心抢抓政策机遇,优化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区域。尤其是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15日也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代愚公李双良带队搬走了太钢1000万立方米的废钢渣,治理后的太钢渣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

让长江岸线美起来

从2019年起,南钢集团对沿长江岸线约3公里、70万平方米的江滩进行覆绿,种植垂柳、香樟、水杉等大型乔木15000多棵,并新建微马跑道、音乐看台及栈桥等,全力打造湿地公园景观。经过持续治理,现在...

5.6万吨"新钢造"助力昌九高铁试跑

7月29日,G55501次试验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这标志着昌九高铁南昌东至何家线路所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8月3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品码头汽笛长鸣,"顶鹤"轮满载产成品破浪启航,驶向泰国林查班港(如图)。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首条直通东盟核心市场的泰国国际班轮航线正式开通,也是继越南海防航线成功运...

与国铁互通!敬业铁路专用线开通

8月17日,敬业铁路专用线GT31108次国铁车辆(如图)开行,标志着敬业铁路专用线成功实现与国铁业务互通。据悉,敬业铁路专用线全长23公里,全线采用污染物零排放的电气化铁路,共设3个站点,起点接轨...

山钢万吨桥梁钢撑起济南高架"长龙"

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春晖路路段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一条高架"长龙"跃然眼前(如图)。山钢集团为该工程定向供应的2万吨优质厚板桥梁钢订单,目前已完成逾7000吨的...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8月19日,柳钢集团焦化厂职工正在该厂日前开馆的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馆进行安全施工体验(如图)。该体验馆采用先进成熟的智能VR和3D技术,将VR设备与行业安全标准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安...

传承抗战精神

传承抗战精神

8月27日,"铭记历史烽烟传承抗战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音乐会在首钢京唐奏响(如图)。音乐会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