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李晓东: 物流、能源、信息三大基础设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引领共建“一带一路”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八项行动中,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多次提到关于数字信息等相关内容,这些表述释放了哪些信号?财联社就此对伏羲智库创始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原主任李晓东进行了访谈。

财联社:八项行动中关于数字信息的相关内容释放了哪些信号?

李晓东:20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借助这个平台系统性的提出中国主张,着重强调数字经济、着力促进数字贸易、着实重视人工智能,在包括数据基础设施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将会大有作为。

关于数字经济。在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中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种双向压力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数字经济,因为数字经济是一种可以大幅节能减排降碳的绿色高效发展路径。数字经济在两个方面能够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双叠加降低作用明显:一是能够做有效的供需对接,从“以生产者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避免生产过剩;二是用增量制造替代减量制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明显降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中国选择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能够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问题,也能解决“一带一路”上像中国一样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同时还有双向压力的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希望“一带一路”国家能够一起选择这条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中国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发展经验,共享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收益。

关于数字贸易。数字贸易涵盖数字技术领域的贸易,但是更重要的是贸易的数字化,所有的贸易都高度依赖信息的传递和汇聚,信息以数据作为载体。

数据的形态不一定是数字化的,但是数字化的数据会在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对贸易产生大幅促进。中国要想把数字贸易做好,同样也在审视自身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之前网信办提出的《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是与此相关的,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和务实的信号,彰显了中国在数据领域的敏捷治理能力。

财联社:中国在本届论坛上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据你观察,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哪些合作可以展望?

李晓东:人工智能是集各种数字技术于大成的系统化能力,包括了算力、算法和数据等方面,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撑起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成熟。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为制造了一些壁垒,但是中国具备人工智能产业链条里面的几乎所有能力,包括软件、硬件、芯片、系统服务等,未来会用人工智能驱动数字产业的发展,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所以中国倡导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力合作。

今年火爆的chatGPT在数字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就像能源领域的核能一样,是本质上的突破,所以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和极度追捧。当前,除了算力和算法上的差距之外,虽然中国拥有大量的数据,但是大量高知识密度的数据仍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数据的跨域共享能力和知识密度水平和美国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中国可以在特定的领域,比如可以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构建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开放交换、跨域共享,用强项补弱项,促进“一带一路”150多个国家的数据共享,这一定是一个共同发展、多方受益的过程。

财联社:如何看待中国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空间?

李晓东:现在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大概在40%,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但是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应该着力发挥优势,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领域。

大家常说三大基础设施,第一是交通物流领域,第二是能源传输领域,第三是信息网络领域,中国在这三大基础设施都具有强大基础:在物流基础设施领域,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的水风光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特高压混合电网全球第一;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所有城市城区5G全覆盖。三大基础设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三者之间融合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伴随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协同物流基础设施部署,数字技术又全面促进能源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中国的智能电网和智慧物流全球领先。

这三大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会推动未来的很多创新,比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既是物流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要储能平台,更可能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边端计算系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全球销量占比超过六成,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最新相关

一堂生动的党课

6月30日,在重庆工业博物馆(重钢型钢厂遗址)内,重钢的退休老党员--83岁的赵景星,为来自重钢集团本部、中兴公司、三环监理、宝特航研等单位的10余名青年党员,讲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此次活动...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6月24日,鞍钢集团本钢在北营公司漫水桥区域举行防汛抗洪行动演练。演练现场模拟本溪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南芬、桥头地区水位暴涨等险情。本钢防汛指挥部接到辽宁省本溪市防汛指挥部命令后,迅速...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7月6日,孟泰的家人们走进鞍钢博物馆,参观"高炉卫士"钢铁魂--"老英雄"孟泰与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特展。参观结束后,孟泰家人表示,此次参观让他们对先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孟泰...

印度机械需求有望加码?

知源近年来,随着印度政府在交通、能源和城市领域的投资持续加码,该国逐步迈入基础设施建设新时代。这一新形势令该国的建筑承包商和设备制造商看到了机遇--印度对现代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