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进博会: 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金融改革、自贸区提升"双向奔赴"

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浦东挂牌。“十年一剑”,上海自贸区既是改革“试验田”,也是开放之窗。作为首个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一直是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当天,以“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为主题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在上海举行。十年新起点,金融如何更好支持自贸区发展,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十年“金改”硕果累累

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启航,如今逐步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

十年来,上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推动和深化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

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5日在上海举行,图为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率先推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率先发布全国首张自贸区金融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十年间,上海共发布了11批160个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共有持牌金融机构1759家,其中外资占比近三分之一。”上海市副市长解冬指出,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在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上成效显著。上海先后推动保交所、中国信登、中央结算上海总部、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全国性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在沪成立,支持推出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互换通以及原油、国债、航运指数等期货品种。国内新批设的六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五家合资理财公司,以及众多金融科技公司都落户上海自贸区。

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5日在上海举行,图为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在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跨境资金流动的自由便利性也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提升。率先创设自由贸易账户,实现本外币一体化账户内自由兑换,打通企业境外融资渠道。盛秋平表示,上海已经开设14.4万个自由贸易账户,办理跨境结算142万亿元,支持企业获得本外币融资2.8万亿元。

铺下金融“高速公路”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成长性的市场机会、国际水准的金融服务是自贸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上海自贸区十年间,涌现了很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秀案例。

先正达集团执行董事、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杨林把自贸区金融改革形容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铺下了,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杨林介绍,立足上海自贸区,今年8月,先正达集团完成了200亿元的超大规模银团融资,完成了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四年间先正达集团的综合成长率达20%,其中,中国市场贡献巨大。“自贸区建设让物流、数据流、资金流、人流更畅通,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我们受益颇多。”杨林表示,将用自贸区各项政策来发展业务,“开启蓬勃发展新时期”。

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挂牌。临港新片区成立四年来,围绕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实现有机互动。如今已经聚焦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带动了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加速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港航物流等特色产业亮点纷呈。十年来,中国银行在自贸区创新推出了一大批首发、首单、首创的项目。”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优势,以金融力量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运转,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

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5日在上海举行,图为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不久前,全球领先的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企业路易达孚位于广州南沙的18万平方米食品产业园一期建设完成。“这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承诺。”路易达孚集团全球CEO高启表示,“金融在维护我们企业全球供应链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自贸区的建设极大鼓励了外商投资,有效加快了双向开放,既涉及期货市场又涉及大宗商品。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为路易达孚等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交易方式和可选择的交割平台,让我们更便捷地将高价值大宗商品引入中国。”

以高质量经济信息服务助力自贸区建设新征程

十年间,中国的自贸试验区数量已经增至22个,遍布大江南北。

作为全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十年新起点,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迈向新征程。盛秋平表示,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经济信息事业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将发挥权威发布、全球布局、信息平台、智库服务优势,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5日在上海举行,图为新华社副社长袁炳忠在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从全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经验可以看出,金融改革创新与自贸区建设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成长。高水平开放要求畅通海外交流渠道,金融改革创新需要高质量的经济信息服务。”新华社副社长袁炳忠表示。

目前,新华社拥有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个分支机构,信息网络触达世界每一个角落,每天24小时以15个语种向全球8100多家新闻机构用户和10万家经济信息机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是世界了解中国政策和资讯的权威窗口。

据介绍,新华社旗下的中国经济信息社是国内权威性最强、服务领域最广、信息种类最全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之一。同时,新华社联合中外智库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境内外成员机构已达130多家;倡议发起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员机构已达56家,覆盖37个国家和地区。

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由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国银行、中国经济信息社承办,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媒体代表等近300人现场参加论坛。

最新相关

一堂生动的党课

6月30日,在重庆工业博物馆(重钢型钢厂遗址)内,重钢的退休老党员--83岁的赵景星,为来自重钢集团本部、中兴公司、三环监理、宝特航研等单位的10余名青年党员,讲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此次活动...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6月24日,鞍钢集团本钢在北营公司漫水桥区域举行防汛抗洪行动演练。演练现场模拟本溪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南芬、桥头地区水位暴涨等险情。本钢防汛指挥部接到辽宁省本溪市防汛指挥部命令后,迅速...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7月6日,孟泰的家人们走进鞍钢博物馆,参观"高炉卫士"钢铁魂--"老英雄"孟泰与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特展。参观结束后,孟泰家人表示,此次参观让他们对先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孟泰...

印度机械需求有望加码?

知源近年来,随着印度政府在交通、能源和城市领域的投资持续加码,该国逐步迈入基础设施建设新时代。这一新形势令该国的建筑承包商和设备制造商看到了机遇--印度对现代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