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总体预计,全年规范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应该会超过9000万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整体来说稳中有进。”
钢铁快报:“随着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管理越来越严,很多拆解企业需要购买我们的设备,包括我们自己也有一个处理厂,处理废旧电子电器产品。我们去年大概有三千万到五千万的规模产值,今年争取做到五千万以上。”
钢铁快报:“废旧物资在线提交,首先是降低了我们的成本,肯定比中间商那里收购过来的成本更低。第二,收购过来的产品更标准,因为中间商可能会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提前拆掉,到我们手上的可能都是残次品,现在这样的话,我们拿到手上的东西是比较完整的。”
在家电行业分析师洪仕宾看来,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运用,给企业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回收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我们每年电子废弃物的使用寿命,以及真正流入到市场的规模。通过拆解智能化设备,可以降低回收的污染程度,以及在智能化处理中实现降本增效。”
可以看到,我国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全过程污染控制和回收处理活动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已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2012年至2020年,国家累计发放219亿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补贴处理企业,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的规范回收,有力地支持了行业的规范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09家企业获得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格许可。洪仕宾认为,这对于整个中国的大市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期待国家再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加大颁证引导,让更多的废旧拆解企业真正持证上岗。其次,做一些政策性引导,甚至资金资助,因为这种拆解类,如果没有政策性引导的话,让这些废旧电器流入到一些不该流入的市场,是会破坏生态的,没有发挥一个很好的市场性价值。”洪仕宾表示。